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老莲版画与歙县刻工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商报 2019-11-11 15:39:18 责编: 徐文娟

■何华,作家,出版有《一瓢饮》《试遣愚衷》等,现居新加坡

明末遗民画家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在画史上地位崇高,张庚在《国朝画征录》(又名《清朝画征录》)里评价老莲:“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三百年来,无此笔墨也。”这个看法,可以接受。相比之下,徐悲鸿盛赞张大千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就难以令人信服了。

据记载,陈老莲天资聪颖,四岁就能在墙壁上画巨幅关公像,“长十尺余,拱而立”,大人们看了惊讶,要给这画中的关公下拜。不得不承认,老莲是天才,画家后天努力当然需要,但先天条件似乎更重要。老莲的画,个性十足,构图变形、夸张、随意、高古、创新。

陈老莲的绘画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版画创作不可忽视。他为《九歌图》《鸳鸯冢》《西厢记》等书绘的插图,以及所作《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皆为版画史上的经典。特别是他的《水浒叶子》,影响最为广泛。陈老莲在文人雅士间备受推崇,在平民百姓中,他也受到普遍的欢迎——这就与他版画作品的流布有关了。普通人家或许买不起他的画,也无缘和他结识并得到赠画,但可以通过印刷量较大的版画插图了解他的艺术。陈老莲的绘画很接地气,雅俗共赏,是少数得到社会各阶层拥戴的画家。在雅俗共赏这一点上,晚清的任伯年,继承了陈老莲的秉性。

陈老莲的版画创作与印刷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时代成全了他。明代,尤其是万历年间,雕版刻印突飞猛进。金陵、徽州、武林、建安(福建)各地的刊印事业,百花齐放,争奇斗胜。画家和刻工也开始密切合作,譬如仇英、唐伯虎、尤其是陈老莲,先后加入了绘制版画插图的行列。刻工们开始注意保留画家们的风格,不损画家之神韵,书商和画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尊重画家的艺术品味。陈老莲的版画印刷就与徽州歙县黄氏一门刻工密不可分,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徽州地区,自宋元以来,经济发展迅速,至明代,徽商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商帮之一。同时,徽州地区的文化氛围一向浓厚,有以商养文的传统,文房四宝、石雕、砖雕、木雕,是徽州文化的代表。自明代万历始,徽州歙县虬村黄氏一门,产生了众多刻工名手。黄氏一家制作的版画,一改明代初期的粗略和板滞,走向了生动灵活、俊逸婉丽、精致细密的风格,奠定了徽派版画的规范。郑振铎先生在《中国版画图谱》一书中说:“歙县虬村黄氏诸名手所刊版画,盛行于明万历至清乾隆初。时人有刻,必求歙工。”可见,歙县黄氏一门刻工在当时影响之大。

陈老莲的人物版画,勾线和构图受到汉画像、六朝石刻及唐代阎立本和宋代李公麟的影响,但他不一味拟古,而是汲取前人的长处,开创自己的风格。他的《九歌图》,通过版画形式塑造了屈原楚辞的人物,共计十二幅,包括云中君、湘夫人、大司命等,其中“屈子行吟”一幅几百年来,似乎成了屈原的“标准人物像”。《九歌图》,初刊于崇祯十一年,雕版人是歙县名刻工黄建中。老莲晚年的《博古叶子》,计四十八页,也是黄建中手镌,较《九歌图》更为精致。《博古叶子》是老莲版画艺术的最高水平,完成于1651年,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水浒叶子》也称《水浒牌》,是一种酒令牌子。《水浒叶子》,原有张岱作缘起,见于《陶庵梦忆》。他俩都是遗民, 是心有灵犀的好友。张岱的文章里,多次提到陈老莲。《水浒叶子》的镌工,是歙县黄肇初(黄一中)。

可见,老莲最重要的版画作品都出自歙县刻工之手。

    相关新闻
在冲绳,感受老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