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春风拂面又一年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1-17 15:00:47 责编: 徐文娟

编者按 

金猪摇尾辞旧岁,玉鼠探头迎新春。2020年农历鼠年春节将至,为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节日氛围,全省各地广泛开展“送文化年货”“乡村春晚”、特色非遗展示和精彩民俗展演等活动,将欢乐和文明送到千家万户。江淮大地,浓浓年味正飘香。

自办“村晚”展新风

■ 本报记者 武长鹏 本报通讯员 蒋庆章

“祭灶神、扫房前、剪窗花、贴春联、闹小年、过大年……”为迎接腊月二十四小年,近日,“2020安徽省乡村春晚”——涡阳县丹城镇徐楼村首场春晚文艺演出,在音乐快板《闹小年过大年》中拉开序幕。

丹城镇是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每到腊月过小年时,家家户户就忙绿了起来,各个村庄都以举办春晚过年成为新时尚。“以前过小年就是祭灶、放炮、烧香、贴年画、吃麻糖等,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各村都喜欢办春晚、闹春晚、赏春晚,喜迎新年。”该镇文化站负责人说。

该村春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不忘初心》《我和我的祖国》《火火的中国梦》《舞狮》《蹬缸》等歌舞、杂技表演,也有《蓝大妈执法》《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创建万人赞》等小品、戏曲节目。在演出现场,还有20多位文化志愿者手持彩扇组成了“2020红红火火过新年”“幸福一家人”等图案画面,引来台下阵阵喝彩声。

“为了演好春晚,我们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准备了一个多月,天气再冷都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在城关街道社区春晚演出现场,演员马萍说,能给居民带来新年欢乐,她和志愿者们再苦再累也值得。“陈规陋习害处多,大吃大喝风俗坏,铺张浪费把人害。小事大办要情面,借着办事儿把钱赚……”音乐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寓教于乐,引来台下阵阵喝彩声。“这样的节目既给居民带来了欢乐,也让大家受到了教育,宣传效果非常好。”城关街道官路口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小娟说。“观众认可,我们文化志愿者演出劲儿更足了。”《移风易俗树新风》作品创作者、演员马德安说,他的节目不仅在全县各地演出,最近还获得亳州市优秀曲艺作品征集奖,并录制成专题片面向全市宣传。

在新春到来之际,涡阳县坚持城乡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群众感受生活的美好,家乡新变化,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全县各镇、村(社区)都纷纷举办春晚,政府积极引导,群众热情参与,目前全县已经申报举办春晚的镇、村和社区100多个,在春节和元宵节前后连续不断演出。”该县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县里还举办了第六届迎新春全民健身跑、网络春晚、元宵节非遗民舞展演等20多项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活动。

“喜粿”香飘前后坊

■ 本报记者 吴江海

过完小年就是年。与北方农历腊月廿三过小年不同,徽州地区的小年是农历腊月廿四。当天,忙碌一年的徽州人都要“掸尘”,清扫庭院和门前,浆洗晾晒衣被,扫除旧岁的污垢和晦气,干干净净迎新年。

民以食为天。在古时,填饱肚子是老百姓最大的愿望,人们便把吃饱的希望寄于灶神和祖宗的庇佑。小年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每户人家堂前挂上祖容,设烛台香案,置贡品焚香祭拜,接祖宗来家过年,到了深夜,家家户户祭灶“送灶”,供送灶神上天奏事,祈求灶神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畜平安。

小年是春节的前奏。从这天起,春节进入倒计时,徽州人开始置办年货,家家户户做米粿、磨豆腐、打年糕、切冻米糖、杀年猪。古时没有冰箱,人们把米粿、年糕以及豆腐浸在水中保存,腌制火腿、腊肉,保存的食物可以吃到来年的清明节。徽州人做米粿、打年糕时,邻居们会主动前来帮忙,做好了主人会给每家都送一些,俗称“发喜粿”,希望新的一年家家户户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长工短工,二十四下工。”忙碌了一年的徽州人,到了这一天,大多都开始停工歇业。徽州自古多商人,在外经商的人无论身处何方、不管路途多远,大多在小年前回家,与一家人团聚过年。而在徽州本地的商家,小年当天一般要祭拜财神,并置“八碗八”宴请伙计,感谢大家一年的辛勤努力。时至今日,徽州区域还保留着“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的习俗,无论是旅外经商或在异地打工,都会放下工作,在小年前后返乡团圆、开心过年。

徽州人过小年也注重“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记得小时候,一到小年那天,会理发的父亲一大早就支起摊子,义务为村里的大人小孩理发,一直要忙着傍晚。听父亲说,理发不仅是旧貌换新颜,清清爽爽过大年,也寓意“理一理就发”,讨个新年好彩头。

在讲究礼制的古徽州,也有唯一的例外:少数人家延后过小年。当年在外艰辛打拼的徽商,受交通条件影响,不能按时赶回家过小年,于是,一般一个大家庭里,“当家人”哪天到家,哪天过小年。这种习俗虽不普遍,但在情义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其实,在徽州人心中,阖家团圆就是节,平平安安就是年。

春饼一卷满口香

■ 本报记者 洪放

揪起一块湿答答的面团,在手中来回摔打,再甩在烧热的煎饼铛中心,用手一抹……动作一气呵成,前后不消几十秒钟,一张薄薄的春饼便在滚烫的铸铁上成了型。腊月二十,在安庆市迎江区宣家花园街附近的一家小吃铺子,记者找到了正在摊春饼的师傅姚福生。年近七旬的他,是地道的安庆人,打春饼则是他每到年关时的“保留节目”,卖了数十年的春饼,也让姚师傅的铺子在老城小有名气。

姚师傅说,比巴掌大一圈的春饼看似做起来不难,但要做到薄如白纸、入口筋道,还是有点小“秘诀”的,如和面时加入一点食盐,能增加面团的弹性,而控制好打春饼时的火候和每一张饼的面团用量,让饼摊的薄而均匀且不破,则全凭经验。“每年的小年腊月二十四和大年三十当天是春饼销售的最高峰,客人们从早排到晚,手一刻都停不下来。好在我从小就会摊饼,熟能生巧,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做了。”姚师傅幽默地说。

吃春饼,是安庆城区传统的迎新年习俗。自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整个春节期间,春饼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当地人的餐桌上。一张薄如纸的春饼可以裹上韭菜、粉丝、竹笋等炸制成春卷,可以搭配菜肴包卷着吃,还可以直接当作面点吃。家住老城的市民杨善霞很喜欢吃春饼,熟知春饼的各种吃法,“热乎软和的春饼包上芹菜芽炒肉丝是最常见的吃法,之所以包上芹菜,也是取其谐音‘勤’,以勉励全家人来年学习、工作更勤勉,生活更幸福!”杨善霞解释,每个包好的春饼卷得吃得一点不剩,这叫“有头有尾”。除了芹菜芽炒肉丝,春饼包的馅还可以是当地特有的年节菜“什锦素菜”,将腌白菜、胡萝卜、黄花菜、木耳等10种食材混搭炒成,取“十全十美”之意,滋味丰富,单吃美味,用春饼一卷更为爽口。

所谓“年味”,既是过年时餐桌上的一道特殊美食,也是一份独特的地方文化传承。不论身在何方,在安庆人的味觉记忆里,春饼里包裹的,是美味,更是故乡滋味、团圆之情。

古县年味看旧俗

■ 本报记者 孙玉宝 本报通讯员 张昌涛

“千年古县”——寿县别称寿州、寿春,是我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如寿县的楚文化博物馆还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在春节习俗上,寿县由于历史悠久,过年的习惯更为传统和严谨一些,当然也更为热闹。

进入腊月,就是农闲时间,“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上街赶集的群众愈发多起来了,家家户户都要腌制咸肉、咸鸡和咸鹅,在准备春节待客所需时,也把丰收的喜悦和对新年的祝福“腌”进浓浓的腊味里。对于寿县人来说,“要想发,扫十八;要想有,扫十九”,所以“扫尘”是必不可少的。每家每户使用一根绑着鸡毛掸子的长竹竿,家里家外打扫一新;再拿一块干净的抹布,擦到窗明几净,人的心情也变得敞亮起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祭灶日”,又叫“小年”,是过年前非常隆重的一个节日。有的老人家里还在厨房锅灶上方还砌有一个神龛,叫“灶王庙”,上面贴有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像,里面放着木质的灶神牌位。小年晚间,燃放爆竹之后,老人们在灶前烧灶书并祷告:“剪马草、备马料,大马喂得咴咴叫,小马喂得满岗跑。上天好话多多讲,坏话莫要提……”寿县这边过小年时,喜欢吃面条,因为面条又叫“钱串子”,寓意吉祥。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贴春联、鸣鞭炮(现在禁鸣了,有些人家会用电子声控类鞭炮),吃团圆饭时,爆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年夜饭,桌上必须要有一盘鲜鱼,但这盘鲜鱼任何人不准动筷子,意味着年年有余;吃年夜饭时,要留点饭在碗里,也是年年有余的意思。当地还有一个过年习俗比较特别:养牛的人家,会在年三十晚上,全家吃饭时专门盛一盆米饭喂牛,想来一是表示对辛勤耕作一年的牛的感谢,二是表达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牛蹄奋进的祝愿。

点亮“皖南故事灯”

■ 本报记者 罗鑫

1月中旬,记者来到位于宣城市宣州区五星乡的陆村。宁静的皖南村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临近春节,起源于陆村的“皖南故事灯”又要演出了,村里迎来了很多返乡青年,好不热闹。参演者陈平平日里在宣城市区工作,专门赶了回来,“演出时100多号人齐上阵,以村里的青壮年为主。这不大伙儿陆陆续续回来啦!今天有排练,我从单位请假回来了!”

据陆村陆氏宗族家谱记载,“皖南故事灯”由陆村陆氏宗族创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在本地“亮灯”开演,演出持续到正月十五或二月二。锣鼓声起,整个故事灯演职人员100多人蜿蜒而出,延绵数百米宛如长龙。17位马故事灯人物以刘备、关羽等三国英雄为原型,身着锦绣戏服,骑马挥鞭而出,随着时而轻缓、时而有力的鼓点奔跑自如,阵势变幻,再现了《桃园结义》《火烧赤壁》等经典故事场面;故事灯将和合二仙、财神、关云长等8名历史人物升华为神话,为乡亲们送上新年祝福。

“时隔二十年,又能看到皖南故事灯‘亮’起来,满足了我多年的心愿!”每次演出,年近八旬的村民王玉兰都会来看,一场不落。原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皖南故事灯”曾公开演出,但之后由于村里年轻人外出就业、演职人员减少等原因,一度中断,直到2017年,由当地乡贤郑世民牵头组织、五星乡政府投入近10万元、10位村民捐资20万元后,经过3个月的筹备,“皖南故事灯”于当年9月29日在五星乡文化广场进行了汇报演出,轰动全乡,广受群众欢迎,这一经典节目终于得以恢复,焕发生机。

“下一步,我们计划把‘皖南故事灯’的起源、传承、发展以展板和实物的形式进行展示,吸收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让故事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郑世民欣慰地说。

“踩街”歌舞颂平安

■ 本报记者 丁贤飞 本报通讯员 王晨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濉溪的“小年”。每逢此时,文化底蕴深厚的濉溪县临涣镇百名民间艺人都会走上古镇街头“踩街”,用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为四乡八里的乡亲们送上新年的祝福,歌颂美好的新时代。

临涣古称铚,是一座有名的“茶镇”。不过,除了风味独特的棒棒茶之外,当地民俗文化亦是多姿多彩。2008年,临涣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在临涣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当地的传统民俗得以发扬光大,深受群众喜爱。

在“踩街”表演中, 腾空而起的彩龙在艺人手中变换着各种造型,时而摇头摆尾,时而上下飞腾翻滚,寓意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身着戏装的船娘子手持船形道具,“艄公”持橹在旁作划船状,表达出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热爱和期盼……“踩街”过程中,当地民间艺人“组团”沿着古镇的主干道一边行走一边表演。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赶毛驴、临涣唢呐、独杆轿和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伴着铿锵的锣鼓接连上演,展现出浓郁的皖北特色,也表达出古镇人心里满满的幸福感。

其中,独杆轿是临涣民俗的保留节目,属于稀有艺术品种。表演过程中,两位民间艺人扛着一根3米多长的轿杆,一位头戴乌纱、脸上抹得花里胡哨的县官侧身坐于杠上,口叼“烟枪”,配合着锣鼓点变着花样逗人乐和。诙谐滑稽的表演,总是会将“踩街”推向高潮。

参与“踩街”的民间艺人中,既有年逾七旬的老叟,也有黄发垂髫的童子,还有的则是一家老小齐上阵。“这些技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能在盛会上露一手,我非常乐意。”民间艺人杨德信已经连续20多年参加“踩街”活动了,他最擅长的表演有划旱船、赶毛驴等。

据了解,临涣有民俗文化表演艺人超过千人,队伍庞大,节目丰富。春节期间,艺人们主动放下手里的生意或农活,自发走上街头义务表演,给大家送去新春祝福,唤醒人们对传统民俗的美好回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