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思想周刊
活态传承,魅力江南更鲜活——“家在江南”系列评论①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1-05 10:14:23 责编: 徐文娟

编者按 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资源。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江苏无锡、泰州、苏州及安徽黄山、浙江嘉兴、上海青浦等地,采访江南文化的历史传承、当代创新,挖掘江南文化的典型符号、精神标识、内涵气质,探究江南文化如何更好地增强长三角地区凝聚力、影响力,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本期起,《思想周刊·时评》版推出“家在江南”系列现场评论。

古往今来,江南是美丽和富庶的象征,也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聚地。历史长河中,吴越文化、徽州文化、海派文化等江南地域文化在交流中互鉴融通,形成了兼容并蓄、绵延不息的江南文脉。

近日,记者参加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家在江南”主题采访活动,一路见闻,强烈感受到江南文脉涵盖的财富、人文、审美、观念、认同感、自豪感等内涵或外延,构成了魅力江南的鲜明底色。

从东林书院传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到顾炎武发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泰州学派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到陶行知倡导的“知行合一”……江南文化一直在胸怀天下、启迪民智中探索前行,形成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和实践创造力。

在无锡惠山古镇,现存118处历代祠堂建筑和重要遗迹,奉祀着80个姓氏的180位先贤,堪称百家姓和名人传的缩影,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寻根问祖。根在树不倒,滴水能穿石。在江南民间,祠堂文化以特色的建筑物、庄重的仪式感,传承着族规族训、家风家教,激励后人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正是这种德的追求、善的力量,凝聚着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心灵归依,支撑起中华民族顽强进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江南文化浸润中,徽派建筑、苏州园林、惠山泥人、海宁皮影戏、徽剧、昆曲等江南民间创造不断迸发,形成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民间技艺。资料显示,目前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346项,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

江南传统民间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播江南文化的有效载体,推动着江南的经济繁盛和文化繁荣。然而,受现代文化快速崛起和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等因素影响,江南非遗文化传承也遭受到强烈冲击。

传统民间技艺来源于百姓生活,只有回归民间、融入生活,才能焕发巨大生机和活力。昆曲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江南地方戏,在昆曲发源地苏州,当地的政策扶持和文艺创新,让爱听昆曲者不再是老年人,也不仅仅是当地人,其中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各地巡演近400场,场场爆满。昆曲的例子表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非遗技艺不仅记录着历史,也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回归生活是对非遗的最好保护,接轨现代是最好的传承方式,只有把活态传承融入非遗文化、把非遗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推动自然生态、文化传承、精神文明与传统民间技艺结伴而行,才能让非遗文化在“见人见物见生活”中更接地气,更有生活气息,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屯溪老街附近的胡开文墨厂生产车间,工人遵循“好墨忠于古法”,经过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等10多道纯手工繁复工序,千锤万杵方成一锭“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徽墨。记者采访了解到,黄山市的歙砚徽墨、徽州三雕、徽派盆景、传统名茶等非遗制作技艺,如今成为研学旅行的“网红”体验项目,一些文化主题民宿也融入徽派非遗元素,让游客对徽州文化可感知、可体验、可回味。

世代传承的老秘方、匠心独运的真手艺、诚信为本的经营术、兴利济民的义利观……江南一项项非遗技艺、一个个传统品牌的背后,承载着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展现着江南儿女的家国情怀。如今,江南人用活态传承绵延非遗文化脉络,把非遗文化与传统工艺振兴相融合,积极探索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新途径,促进了非遗文化产业升级发展,也让江南文脉更立体、更生动、更绵长。( 吴江海

    相关新闻
坚持好完善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