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思想周刊
新基建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4-21 10:00:30 责编: 徐文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首次提出,作为2019年的重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家加大了“新基建”的推动力度。我省应充分把握政策机遇,把发展“新基建”作为化危为机的重要举措,统筹布局短期稳增长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是一种扩大总需求的方式,更能够激发潜在经济动力,形成更高质量新型供给,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首先,新型基础设施是扩大有效投资的新抓手,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其次,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引擎,为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开拓了新的空间。第三,新型基础设施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新手段,“智慧城市”建设让“城市大脑”、城市智能感知网络建设迈入实质性阶段,推动智能技术在政务民生、疫情防控、交通出行、安保安防、应急保障等重点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安徽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的战略部署,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应用成效显著,各类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业态不断涌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当其时。从安徽的基础优势看,一是数字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持续加大重点投入,基本建成“全光网省”,城市家庭基本具备光纤接入能力,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100%。数据中心形成以合肥、宿州、淮南为核心的“一主两翼”发展格局,特色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呈现集群发展新态势。二是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平台在我省落地,量子计算、智能语音、高清视屏、网络安全等领域技术居全国前列。三是应用赋能不断取得突破。已有65家智能工厂和304家智能车间,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形成一批成熟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金融、教育、交通、物流、市政等领域形成一批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四是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安徽围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重点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引导优势资源加速向数字经济和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集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安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新基建”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总体设计,缺乏与应用场景的衔接;产业化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与创新能力不匹配,创新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发展成本相对较高,缺乏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用网用能成本仍然高于周边地区。加快安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加大建设力度,为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夯实基础。

突出协同发展,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科学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必须要统筹规划布局,才能形成服务能力、发挥效益。一是注重重点领域协同。以服务重点应用场景为导向,协同布局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设施,切实形成上游建设与下游应用的良性互动。二是注重不同区域协同。坚持全省“一盘棋”,避免一拥而上、盲目建设,聚焦地方发展战略,综合考虑产业基础、经济实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需求容量等因素,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三是注重推进次序。充分考虑单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培育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围绕阶段性需求,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梯次有序推进。四是注重跨区域互联互通。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灾备中心布局,围绕产业协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

突出创新驱动,增强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动能。新型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将安徽科创优势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结合,加强相关领域前瞻性、引导性技术创新,才能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市场里占得先机。一是强化5G技术创新能力。聚焦芯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快5G创新中心、开放实验室和通信实验外场等载体建设,强化产品认证、应用测试等公共服务。推动小微基站、高端光通信产品等关键设备开发。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攻关。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重点攻关网络互联、标识解析、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保障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等领域集成创新。三是提升数据中心建设应用能力。聚焦数据中心节能降耗、运维管护、资源开发等重点环节,加强绿色节能技术攻关,提升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和处理等关键平台技术,推动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知识服务应用技术研发。四是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优势。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载体优势,聚焦人机交互、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探索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开源平台建设和高端设备研发。

突出场景应用,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新型基础设施要发挥效用,形成建设与应用的良性循环是关键。要围绕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两大重点领域,加快形成多元化应用场景,培育扩大新型基础设施需求。一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以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电子信息等长流程制造行业为重点,深化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推广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建设,加速智能化转型。二是大力发展线上经济。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赛事直播、高清视频、在线办公等需要低时延、海量存储等设施支撑的新兴产业,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物流、无人零售等行业的应用。三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城市全面感知体系,推动市政设施、城市交通、地下管网、电网等传统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扩大传感设备、无线通信模块等数据采集终端应用,形成新的数据传输、存储需求。

突出开放合作,拓宽新型基础设施融资渠道。新型基础设施更加依赖创新,技术路径、商业模式、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大,必须以民间资本为主导,构建形成更加多元的融资渠道。一是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资本开放。加强与电信企业、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合作,优先向市场推介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明确的项目,进一步规范PPP运营,简化程序,降低民营企业时间资金成本。二是强化政府的引导带动作用。统筹用好专项债和各类创新支持资金,结合新型基础设施的特点,更多采取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低息融资、专项贷款、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并购融资等支持政策,切实撬动民间投资。三是营造有利于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资环境。探索在“新基建”领域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清理不适应数字经济、“新基建”发展需求的投资要求,减少隐性门槛,稳定民间资本投资预期。四是引导金融资本积极参与建设。探索以云服务使用量、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改造投入认定为可抵押资产的新模式,开发基于知识产权、专利权、特许经营权的特色金融产品。

突出要素保障,降低新型基础设施运营成本。降低要素成本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数据中心是典型的高载能项目,5G网络整体能耗是4G的9倍,5G基站占地小、数量大,需要更加灵活的用地模式。一是要着力降低用能用网成本。支持5G基站和符合条件的大型数据中心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降低用能价格。进一步增强网络基础能力,推进通信网络提速降费。二是着力保障重点项目选址用地。将5G站址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布局,推动公共区域开放,探索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多种供地模式。三是着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训练、全媒体运营等新职业,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培养懂应用场景、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阮华彪  范 钰 单位: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

    相关新闻
积极发展“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