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思想周刊
  • 安徽日报 | 科技创新的新趋势新要求

    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要顺应科技创新型需求而变革。主动适应科技创新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主动适应科技创新需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2019-08-27 08:38:06
  • 安徽日报|安徽70年科技发展的历程与主要经验

    2004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强化科技成果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使命意识,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创新联动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推进四大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完善产学研政企金融结合机制,强化各类创新要素协同集成,推动实现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真正实现创新价值。70年安徽科技发展的主要经验1.争取中国科大及中央部委科研院所迁入安徽,奠定安徽科教优势的基础地位。

    2019-08-27 08:37:23
  • 安徽日报 | 加大力度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实际上,“敬汉卿”不仅是网名,也是他的真实姓名。网红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其网名更容易被无良商家精准抢注。■殷骁网名被恶意抢注,是眼下不少网络红人的烦恼。

    2019-08-27 08:35:35
  • 安徽日报 | 保健品乱象应标本兼治

    业内人士认为,新出台的指南和办法对企业标签标识内容进行规范指导,有利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自律意识,避免产品的夸大和虚假宣传,正是一种基础性的长效制度安排。贯彻落实新出台的指南和办法,一要加强源头监管,全面规范企业标签标识内容和广告宣传,严格执行目录纳入条件、纳入程序和管理方式。企业应强化主体责任和自律意识,坚守诚信自律,坚持质量至上,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夸大功效、虚假宣传、不法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自觉维护消费者权益,共同维护保健食品行业的整体形象。

    2019-08-27 08:34:59
  • 安徽日报 | 拉紧“准绳”维护校园安宁

    ■韩小乔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明确8种“校闹”行为,要求杜绝不顾法律原则“花钱买平安”。制止“校闹”,要健全学校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机制,即从源头进行治理。有的家长在处理跟学校的纠纷和矛盾时,不是诉诸法律途径主张诉求,而是采取扰乱公共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方式,向学校和相关部门施压,企图“以闹取利”,既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不利于形成理性沟通、依法解决争端的价值导向,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2019-08-27 08:34:16
  • 安徽日报 | 信用建设措施切莫泛化

    信用建设目前正处于地方探索和创新阶段,允许试错,但也应有相应的纠错安排。失信行为与惩戒措施之间应有科学的关联性。许多地方和行业勇于探索,出台诸如行人闯红灯减信用分、地铁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失信被执行人子女上学受限等意见或措施,引发热议。

    2019-08-27 08:33:35
  • 安徽日报 | 包容性监管激发市场活力

    “监管自利”往往是落实包容性监管的现实障碍:设置很高的监管门槛,管起来自然就会“省心”多了。以网约车监管为例,我国是最早赋予网约车合法地位的国家之一,但是很多城市网约车监管细则实质上背离了网约车合法化监管创新的精神本源,在监管实践中出现脱离实际设置过高市场准入门槛的趋势。■胡旭合法合规是市场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前提,但法规本身也要顺应发展实际进行动态调整。

    2019-08-27 08:33:01
  • 安徽日报|安徽农耕文化资源开发的着力点

    围绕农耕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开发出特色农耕文化产品系列,进行品牌运营和打造,创建一批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切实增强消费者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的,推进农耕文化产业开发,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加大对农村传统聚落、农村民俗风情、农业特色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不断丰富森林体验、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产业类型。

    2019-08-20 0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