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思想周刊
  • 安徽日报|奋力推进安徽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十三五”以来,安徽始终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坚决扛稳粮食生产重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开展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创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牢牢把握“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牢牢把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0-12-22 14:53:56
  • 安徽日报|平台经济不是反垄断法外之地

    在保证经济效率和公平竞争前提下,结合各行业特点,找到市场规模的均衡点,对平台经济的垄断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有序的竞争环境,鼓励它们进行技术创新与科技研发,提升平台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所向披靡”的互联网企业也要按照法规要求,加强反垄断合规工作,定期开展反垄断合规自查,梳理自身经营行为,果断停止任何限制市场竞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垄断行为。它们常常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产业链优势地位,要挟上下游企业与消费者,封杀竞争对手产品,通过大数据“杀熟”、捆绑销售等操作,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020-12-22 14:49:38
  • 安徽日报|从“少浪费”开始,向“零浪费”努力

    事实上,节约是有原则的节省,与贫富无关,真实所需、物尽其用的生活理念与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一脉相承,理应得到肯定与推崇。环保理念革新,才能带来生活方式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增强“少浪费”“零浪费”意识,就能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文明培育等方面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全社会践行环保理念,拥抱美好生活。

    2020-12-22 14:48:30
  • 安徽日报|以系统观念促进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需要强化系统观念,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锐意攻坚,畅通阻滞供需循环的积弊和堵点,补齐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短板,真正做到“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快构建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胡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对于我省这样一个人口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来说,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促进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双轮并驱,以系统有效的制度安排促进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循环,充分激活发展内生动力,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为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创造充分涌流的动力活力。

    2020-12-22 14:47:54
  • 安徽日报|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虽然“美育”概念20世纪初才引入我国,但美育的思想和实践在我国源远流长,“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内在追求,中华美育精神滋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创造,造就了中国人民爱美求善、自强厚德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风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美育教育要积极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精粹,比如儒家的礼乐教化、德性修炼、尽心知性知天,道家的空灵放达、逍遥超拔、物我同体融合等,让青年学生深刻体悟先贤思想体系中闪耀的美育之光,坚守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创造反映新时代中国风貌、中国精神的文明成果。

    2020-12-15 14:45:01
  • 安徽日报|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高质量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扎实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突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这个战略牵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二是突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这个战略牵引,以更大力度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充分激发我省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推进行动,打造具有重要引领力的“科大硅谷”,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0-12-15 14:44:27
  • 安徽日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仅可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扎实推进与顺利实现,还主动顺应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即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郇庆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无论从国际社会依然是竞争原则主导下的客观现实还是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潜在优势来看,我们都需要继续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0-12-15 14:43:51
  • 安徽日报|发挥科技战略支撑作用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基本形势。深入谋划科技创新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科技创新决策机制,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2020-12-15 14: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