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拔节孕穗期”更需精心栽培​
——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①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5-13 09:21:33 责编: 徐文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抓住“拔节孕穗期”,上好思想政治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线上线下互动

师生时时“面对面”

“刚上中学的时候,政治课本上就写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我们的生活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亲身见证着很多消费需求从‘数量’升级到‘品质’……”近日,在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堂思政课上,本科生苏琳和同学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从十九大精神投射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找寻理论的光芒。“真理不辩不明,大家亮出的观点都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这样的思政课我们非常喜欢!”苏琳说。课后,她又登录学校网上思政课平台,发表了自己整理后的讨论结果。

思政课集中体现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课程,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虚拟世界网络化的新要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成为我省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努力方向。

从2012年起,安徽大学开始探索把思政课《形势与政策》细化为线上和线下并行模式。经过一年的探索后,这种网络思政课的模式在全校得到推广。“从大一到大四,每位同学每学期都有16个学时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其中8个学时为线下完成,主要由辅导员组织主题讨论,学生参与;另外8个学时为线上要求,主要是靠学生自主发帖、回帖和答题完成。”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学琴告诉记者,网络可以让学生和思政课时时“面对面”。

网络不仅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粘度,也给授课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从课前发布调查问卷、设计教学活动,到课中通过专门App签到、发测验了解学情,再到课后布置作业并批改、分享拓展资料等,教学互动App贯穿了教学的全流程,实现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网络思政积累的大数据,可以很方便很准确地反映出课堂出勤率、专题讨论的难点、作业完成情况等数据,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我们的网络思政课,正在向智慧思政课转变。”吴学琴表示。

打造“一校一品”

激发学习主动性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铸魂工程,思政课如何结合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特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传播与教育,是我们一直追寻的方向。”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说。为了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该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结合课程内容在全校同学中开展社会主义500年经典著作创意读书报告竞赛。同学们不仅可以展示学习经典著作的读书心得和阐释文章,还可以展示结合实际问题形成的调研报告和微视频作品。“‘0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加上工科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所以一旦找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小切口,同学们就会很快理解并喜爱用新途径进行传播。这种方式非常个性化,已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教研部主任董军副教授介绍说。据了解,今年,这项大赛将进一步升级,覆盖到全省高校,为同学们打造更高的自我展示平台。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钱斌是个“网红”教授,曾登上央视著名文化类节目《百家讲坛》。在校内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他非常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出“微创作”教学法:根据课程特征,指导学生以课程内容为背景,分门别类地创作微小说、微故事。“我们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撰写中国故事;根据从史料中发掘出的金寨籍59位将军,撰写将军微小说、将军家书;还围绕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作过微剧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二年级学生李向华说起这门课的作业,特别津津有味。“正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们主动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实现了真正的情感和理论认同。”钱斌说。目前,该校学生累计完成了近4000篇微小说、300余篇微故事和近1000个微剧本的创作。

省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推动每所学校培育一个工作特色品牌,以项目化形式固化到中心工作中,常态化开展,形成“一校一品”的工作品牌矩阵。

举办多彩活动

培养大学生情怀

“四时可爱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近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将该校学生的时事评论十佳作品结集成册,印发给全校师生。这本设计精致、内容活泼接地气的小书,立即成了校园里的“热榜”,作者也成为学生们钦慕的对象。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学生精力旺盛、情怀满满,学校抓住这个特点,以构建高效、活泼、生机盎然的教学环境为突破口,创设互动平台,以热点点评为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将时事带入校园,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学生的情怀落地。

该校还建立了“医言医行实验室”,组织学生围绕医学专业特色,分别以撰文、讨论、摄影、投票等不同方式,开展各类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活动,如以十九大精神宣讲为主题的“青听习说”、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好好学习”、弘扬医药卫生行业敬业精神的“医者最美瞬间”、配合学校招生宣传的“厉害了,我的校”等。

作为我省辅导员代表之一、曾赴京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安徽工业大学教师赵颖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师要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工作中,她紧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条主线,在每一次谈话、每一次班会、每一次走访、每一次活动中,鼓励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中树立与当今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本报记者 陈婉婉


    相关新闻
安徽将推动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 完善赛事体系 开展俱乐部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