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新时代改革发展论坛“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6-04 09:07:11 责编: 徐文娟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5月30日至31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和求是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改革发展论坛“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求是杂志社总编辑陈扬勇致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张来武、潘建伟、洪银兴等10多位专家进行了主旨演讲。现将会议部分发言摘要刊发。

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求是杂志社总编辑 陈扬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全局。近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高质量发展多次做出深刻系统的阐述,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有本质的不同,这就需要从追求速度转变为追求质量,从规模扩大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近年来,安徽的综合创新能力位于全国前列,我国多个被誉为“国之重器”的重大创新成果,都深深打着“安徽烙印”。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汇聚合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就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入新时代,发展的核心要求就是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实现功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支撑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大。今天我国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环境能量等各类要素成本大幅攀升,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传统需求增长空间大大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二、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强弱并不取决于经济总量的大小,甚至不完全取决于人均水平的高低,还要看其科技水平和经济结构。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提供成长空间和战略支撑:一方面,科技创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大的驱动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产业跨越式升级。

第三、深刻理解把握“三个第一”的关系,使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任务。这些重要论述言简意赅,明确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工作重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主义盛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供给的质量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国际经济竞争实际上已经集中在了创新能力的竞争上。我国的科技创新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基础还不牢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和凝聚人才的环境,推进科技创新,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新量子革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建伟

人类历史上有两次科学革命,第一次是以牛顿力学和电动力学为代表,这次科学革命带来了两次产业变革,一是蒸汽机为代表的产业变革,二是电力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德国、美国都抓住了机会,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第二次科学革命是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为代表,这次科学革命带来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抓住了机会,成为工业强国。这告诉我们一个经验,就是科技创新非常重要,没有科技创新就不可能有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高质量发展。

从历史上看,科学革命通常都会催生产业革命。另外,科学的诞生也是出于对应用问题的解决,很多科学问题、基础研究问题都源于生活,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前三次产业变革都没有在中国发生?中国历史上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中国古代哲学非常发达,有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他们更多的是在哲学上思考人生的意义,从思想上解决自己的需求;还有一种是实用主义,认为只管有用就行了,像火药、指南针等,至于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很少去思考。这二者之间就有了鸿沟。在这一点上,华为思考得比较久,多年之前就招揽数学家、化学家,而不是简单地讲实用、买来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实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只做基础研究,也不能只做线性应用,而是要做全链条的研究。我们在量子科技方面的实践,恰好是遵循了这一思想。正是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与支持下,我国的量子科技实现了从跟踪、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性飞跃。尤其在合肥,我们在量子卫星方面是引领世界的;在量子计算方面,中国科大也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为什么叫新的量子革命?因为第三次科学革命就是以量子革命为基础催生的新兴技术。它发生的动机就是为了解决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信息安全瓶颈。网络信息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依赖于计算复杂度的经典加密算法,原则上都会被破解;二是计算能力瓶颈。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量每两年翻一番,但目前人类拥有的计算能力还相当有限。晶体管的尺寸逐步接近纳米级,量子效应将起主导作用。量子力学在百余年的发展中,已经为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做好了准备,通过量子力学基础问题的实验检验,具备了对单个量子的状态进行人工制备、对多个量子间相互作用进行主动操纵的能力。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将量子信息传送到另一地点,而不用传送信息载体本身,窃听必然被发现,加密内容不可破译。多体、多终端、多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是构建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单元,量子计算与模拟具备超快的计算能力。

作为国家战略,量子科学一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多个场合多次提到量子科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在安徽省和合肥市的支持下,两年前就成立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同时在实用化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洲际量子通信、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超导量子计算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和进展。创新的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广泛应用,要经历几个阶段,即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到工程化集成与验证,最后才能实现广泛成熟应用。大家既要支持基础研究,又要注重技术转化,同时又要有耐心。科技创新一定要进行全链条的布局,这样才能够在大规模产业化时,不至于被别人掐脖子。与此同时,科技创新绝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应该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后,结合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有应用才有进步、有实践才有未来。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洪银兴

当代国际竞争突出表现为全球价值链竞争。一方面是全球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其决定性因素是各自在相应布局的国家和地区所能获取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的能力和市场的范围。另一方面是全球价值链内部的竞争,表现为争夺其中的主导地位和高附加值环节。创新发展,关键是推动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突破口在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

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是布局全球产业链,也就是全球价值链。一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其科技和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过去中国的科技基本上处于发达国家之后的跟随创新阶段,产业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现在中国许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同发达国家并跑和领跑阶段。与此相应,我国产业所处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也应依靠创新相应提升。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以我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也就是建立以我拥有的核心高端技术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二是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攀升到中高端环节。由于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大部分是靠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也就是靠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相对便宜而嵌入的,所处的环节主要是加工装配之类的低端环节。处于加工组装之类的低端环节进行产业创新,主要目标是依靠创新进入所处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

在产业链上部署创新链,关键是在相应的产业链环节上创新处于国际前沿的核心技术。产业创新链不只是概念,更重要的是机制。其基本功能是有效衔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体系。目前由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有三条途径:一是技术转移,二是科技创业,三是产学研协同。相比起来产学研协同更适合产业创新链的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是一般的大学与企业机构之间的合作,而是产业、学习和研发功能的协同。第一,大学和产业界有共同的研发平台,产学研各方进入共同的平台介入创新。协同创新平台有的建在大学,有的建在企业,相当多的建在政府主导的科技园。第二,有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家和企业家相互导向,科学发现和市场的需求互动。第三,协同创新平台不是一次性研发新技术,而是源源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并通过进入平台的企业不断进行产业化。

激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不只是激励创新,还要激励协同。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涉及以下方面:首先是建立产学研各方互利共赢的体制机制,形成创新的利益共同体。进入产学研平台的各方实际上都有特定的价值目标。这意味着所要建立的互利共赢的体制机制不仅仅是收入分配机制,还需要建立适合各自价值目标的经济机制。其次是科技金融的支持。虽然产学研协同创新从研发一直延伸到创新技术进入产业化的阶段,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还是在研发新技术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足够的资金把产学研各方凝聚进来。产学研协同中的“产”不仅仅指生产企业,还涉及以风险投资者为代表的科技金融。因此,应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实现科技创新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再次是政府集成、组织和推动。大学及其科学家、企业及其企业家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各自追求的目标和考核指标不尽相同,而且各自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因此,只是靠市场作用难以把他们引入协同创新平台,只有政府才有这种能力。最后是人力资本投资。全球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附加值差别归根到底还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差别,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核心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攀升。因此,一方面要改变低人力成本战略,另一方面要推进管理创新,这些都是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保证。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

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 张来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那么,如何理解创新驱动?可以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对于创新驱动的理解已远远超越于工业时代。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创新无所不在,整个社会都离不开创新。在这样一个经济转型和迭代更新时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走出工业时代的思维。人类从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在短短几百年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人们的思维停留或固化在工业时代,认为工业是最先进的“武器”。其实,在互联网思维之下,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上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一些发达国家的未来学家已开始研究下一个社会形态。他们认为,信息社会现已走到成熟期,正在孕育着更新的社会形态。这个社会将不再以物质服务为主,而是以精神、情感及梦想作为人类生活的主流。因此,产品的设计与产业的发展,将不仅仅围绕传统的物质需要,而是围绕人们的精神、情感及梦想需求。当前,互联网技术带来了虚拟空间,也的确能够把人们的精神和文化创意变成实际产业来进行操作。因此,我们必须走出工业时代的思维,同时也不能完全停留在互联网思维上。

突破技术概念的局限。我们在顽固的工业思维之下,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技术,认为有了技术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甚至把科技创新也简单归纳为“科学研究—技术研究—企业应用”这样一个模式。秉持这样一个理论,用工业化的思维搞人工智能,用工业化的概念搞区块链,用工业化的办法搞大数据经营,必然以失败告终。面对信息以数字的方式直接弥漫于很多产业和生活中、直接进入生产的形势,我们需要突破工业时代传统技术概念的局限,并需对此加以深入研究。

基于市场能力的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探索产业新模式或者新产业模式。对于产业新模式或新产业模式,个人认为可以将其纳入到六次产业而只不限于传统的三次产业中。像美国的谷歌、亚马逊、苹果,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其特点是平台经济,可称之为第四产业。它们在经营模式上与传统三次产业有很大不同,且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是对传统产业生产要素的突破。至于第五产业,也可称为文化创新产业,它主要不是通过资本,而是通过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来创造生产价值的,特别是在虚拟空间、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下,可以将知识变成智慧,以文化创意来提高附加值。这个产业是以人们的精神需求、情感市场以及梦想愿望为出发点的。第四产业与第五产业都是由智慧经济形成的。第六产业是在第四产业充分发展、第五产业的无限深化基础上产生的产业,是融合产业。当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于六次产业新模式的探索,已经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比如,在全国十多个省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或“互联网+医疗”新型模式,不仅能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而且能与病人实现无缝对接,实现网络医疗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的统一,并促进健康管理新模式的诞生。

强化科技供给 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战略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 梁颖达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主要支撑。同时,高质量发展也对经济创新驱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摆在首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实行创新驱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其次,科技创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根本,也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根本。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再次,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主要依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最后,科技创新是经济安全的最有力保障。经济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和必要条件,解决被外国“卡脖子”等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深刻把握我国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剧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的活跃期,科学技术新发现、新发明,呈现非线性增长,我们必须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为高质量发展占据“桥头堡”和“制高点”。二是世界科技竞争形势加剧,增加产业核心技术供给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全球政治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等发达国家单边主义趋势显现,导致科技的国际化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成为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跃升的关键。三是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发生深刻变化,亟需提升科技创新的制度供给水平。当前,新兴技术呈现群发性和融合性特征,创新资源配制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数字化转型加速,这就要求从公共科技投入的角度建立开放、包容的公共技术原发平台,发挥企业间在技术开发、应用方面的协作效应,建立更加多元、协同的创新治理结构,形成更加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

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不断完善政策举措。一是练好内功,做好自己的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根据不同科研活动、科研机构的特点,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前瞻性的财政经费支持,也要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组合,激发企业和社会加大科技投入。二是进一步打通流动渠道,提升科技资源配制效率。加强专业化分工,培育专业化、综合性知识运营机构,提升专利、标准、数据等显性知识获取的便利度。完善人员交流、教育培训等制度,促进隐性知识转移转化。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在对等基础上加快实现公共知识资源的国际开放。三是建立创新友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积极探索对知识资产、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权益的保护方式,进一步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通过严格执行生产标准、技术标准、生态标准并对标准不断迭代等刚性约束,促使企业向依靠创新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科技为提高人民群众福祉、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现根技术与培育根产业

科技日报社副社长 房汉廷

我们在讨论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时,经常会谈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问题。进入全球化以后,有经济学家把世界把经济划分为头部经济、躯干经济和肢体经济。头部经济主要指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处于价值链高端;躯干经济主要是指制造环节,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肢体经济主要指以资源、环境消耗占主体地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为什么全球产业链会服从“头部—躯干—肢体”的分工?两年前,我曾提出“根技术与根产业理论”,对此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分析框架,也比较好地解释了一个经济体能力的强弱,不在于体量大小,关键在于是否掌握更多的根技术和根产业。

所谓根技术,是指支撑一个技术群或多个技术群的共同技术。依据根技术而建立的根产业,处于产业链分工的“头部”,它能主导产业高速增长,诱发新的经济活动或派生新的产业部门,并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根技术与根产业标准,当下以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根产业,应该包括物联网、5G网络、AI、聚变能源、3D打印、基因编辑、飞秒激光、量子计算、生物工程等九个方面,国家也应在这些方面做好战略布局。现重点谈其中的三个方面:第一,信息采集:物联网给我们带来的颠覆。物联网从提出到今天已有20年,其爆发性成长正在显现。物联网将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最大的范式改变,让生产与消费精准匹配成为现实,让共享经济成为可能。如果中国能在物联网这一浪潮中取得先机,就可以充分享受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丰硕成果。第二,信息传输:5G时代的经济效应。从全球物联网、智能化和网络速度及容量的爆发性需求测算,5G完全覆盖全球用户时,作为根部的产业价值,至少在25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再把派生效应算出来,到2035年达250万亿元人民币。第三,信息处理:人工智能AI带来的经济新动能。人工智能将引发全社会的再构运动,颠覆人类已形成的产业模式、生活模式和管理模式。AI的大爆发,不仅可以创造出“虚拟劳动力”,而且将大幅度节约医疗、养老等社会成本,完全可以使中国有效消弭“刘易斯拐点”。

根产业是未来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安徽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正在成为令人瞩目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依托创新优势,安徽要大力发展根技术、根产业,实现由躯干经济向头部经济的转型升级。要实施创新主力的筑基养生、寻根育根、换道超车的三大战略,培育创新生态,追寻根技术,开辟新道路,从而创造一片新的蓝海,形成引领未来的能力。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 韦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切实转化到发展理念中和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创新链,就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过程集合。产业链,指的是从基础产业到成品销售的生产过程集合。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指的是创新主体与生产主体的融合,创新过程与产品生产、产业发展的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依靠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有利于产业化导向,解决科研经济“两张皮”问题,使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有利于实现创新与产业的高度契合、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既可以提高创新的效益,也可以引领产业的发展。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与否,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能否稳中有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从安徽看,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实现融合,决定着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建设成效。从全省产业看,传统制造业仍然是经济的支柱产业。基于这样的省情,安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方向,就是针对传统制造业及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第一,深化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整合全省科技创新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科研项目小、散、重复等碎片化问题,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改革建立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技立项与成果评价体系,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改革紧紧围绕全省主要产业链和重要产品,布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完善创新链布局。第二,创新管理。加大宣传和督导力度,引导各地用足用好中央及省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促进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合力;根据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产业链建设方案,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奠定基础。第三,完善服务。相关部门应加强企业创新需求征集工作,将企业创新需求分门别类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建设区域科技交易大市场等技术交易平台,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牵线搭桥;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机制,为企业推介创新产品提供优质服务。第四,金融支撑。要积极探索各类资金投入机制和模式,不断扩大资金投入总量;建立健全资金投入评估机制和协调机制,根据创新及生产需求适时投入;加强资金尤其是各类引导资金投向的约束管理,保证不同性质的资金能够有效地投放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不同环节。

以创新驱动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王立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他还强调:“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因此,从全球视角而言,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正是我们迎接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根本出路。

科技革命重塑全球经济的百年格局。在经济史和技术史上,有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即每五十年左右,全球范围会爆发一轮技术革命,其中相互联接的两次技术革命会形成一次深远的工业革命。历次产业革命都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有相应的新生产工具出现、形成大量新的投资热点和就业岗位、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并形成新的规模化经济效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变革等等。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和扩散,会改变全球范围的经济和政治格局。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都是在全球兴起的,随着技术的深化和产业实力的提升,更新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往往需要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上形成技术和产业的变革,这也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提供了机遇。

抓住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历史性交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从全球战略来看,科技革命也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战略反超的机遇,即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我们同国外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能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很有可能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因此,面临全球性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坚持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

百变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困难和风险。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全球性特点,注定了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单独完成这一轮的工业革命,所以开放是必然的。但这并不代表参与各方地位的对等,在这个背景下,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例如中美贸易战的根本就在于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中的竞争问题。科技发展史表明,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始终是以实体经济和物质生产部门为中心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经济总量虽小于美国,但美国服务业比重过大(2018年为80%)引发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也是美国在当前这场技术革命中存在“战略恐慌”的根本所在。对此,我们必须抢抓战略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从全球产业布局和技术发展前沿着手,抓住技术制高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好的创新生态 更高质量的发展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 骆大进

随着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创新正成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正进入跃升的重要阶段,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新范式已然发生变化。科技创新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现实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互联网+”“智能+”等产业业态与新模式日益涌现,其倍增效益正在显现。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发生,技术临界点的到来催生人类思想认知的科学革命。我们由蒸汽时代走进了电气时代,又由电气时代走进了电子时代,而今正从电子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一个系统集成创新取胜的时代正在到来,“创新3.0”加速兴起,交叉学科、跨界创新成为主流,大数据成为“第四代”科研范式。科学技术跟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关联越来越紧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许多城市功能开始由传统的生产、制造和服务功能逐渐转向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主的科技创新功能上来。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在与其他功能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创新的浓度需要极大提升。不同的创新要素需要有碰撞,创新要素相互激发的频率决定了创新的活跃度。创新浓度需要超过临界值,才能产生创新的化学反应。我们要不断提高创新的便利性、宽松性、包容性,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共生互助、聚合裂变,形成良好的“场效应”。要全面激发社会创新潜能,打造更多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拓展更多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要全面营造创新氛围,着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制度环境,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尚。要赋予各种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在具备创新功能的同时具备生活功能,推动产城融合,让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的产业功能、创新功能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要把更多的经费投向企业这一个技术创新主体,把各种研发、教育、创新的功能整合成一个体系。总之,要提升创新浓度,关键在于构建开放多元的创新生态,让创新主体物种更丰富、创新要素流动与组合更迅捷、创新的环境更加多元包容。为此,需要更好地优化创新政策体系,包括技术政策、税收政策、市场政策和人才政策等。

第三,在区域创新中发挥创新集散作用。长三角一直是科教重镇,无论是上海、江苏、浙江还是安徽,都集聚了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科技创新主体更多是要依靠科学家,所以长三角区域要为科学家们创造更好的自主体系,大力推动科技体系制度改革。近几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战略决策,举全市之力在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构建“四梁八柱”、建构一套制度、实施一批项目。与此同时,上海正着力构建一批研发与转化的功能性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导作用。上海的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上海自身的发展战略,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集散的功能,与长三角成员一起在中国制造业突围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更要加快建设长三角创新共同体。要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长三角若干个示范区等,进一步集聚国内外高端资源,提高长三角的创新“高度”;聚焦核心功能,增强区域创新“浓度”;厚植人才优势,夯实创新“厚度”,从而真正形成科技创新共同体,在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共铜陵市委副书记 赵振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随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迈进,中国经济正开启新的时代。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发展不同于增长,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物质福利改善、消除贫困、增加就业等等。推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克服过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要不断地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更加注重区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公平分配,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消除贫困,提高就业质量,实现经济发展质量优先,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应该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9年的13.33倍,降低到去年的2.69倍。东部和西部人均GDP差值已经从2003年的2.5倍缩小到了去年的1.9倍,这一系列数据都反映了增长质量的提高。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为什么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不可能再延续低质量发展的道路,因为资源、能源、环境、劳动力、土地等一系列生产要素的约束,有的已经达到“天花板”,要跨越传统的路子,只有推进高质量发展。三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呈现多极和多领域交叉突破的新态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怎样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持续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铜陵作为长江沿岸的城市,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已经发起四轮思想解放:醒来铜陵、起来铜陵、崛起铜陵、转型铜陵。今后,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谋划高质量发展。二是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要以人民满意和幸福为宗旨。三是要推动转型发展。要推动农业转型,建设好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铜陵工业转型,从电解铜这样的初加工产业到铜的精深加工,同时大力发展非铜产业,做好服务业转型发展,推动绿色水运,发展数字经济。

大力推动“双创” 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 任福君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双创”做出了全面部署,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多层次、普惠性的政策投入体系已初步形成。

“双创”的主要作用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二是稳就业促增长惠民生的长久之策;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焦点;四是形成新技术、新模式的重要源泉。一系列“双创”政策体系的实施,不断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双创”环境不断优化。大幅推进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简政放权充分释放改革红利。2018年全国新登记企业是669.9万户,同比增长10.3%,平均每天新登记超过1.8万户。2018年众创空间快速增长,同比增长了21.3%,新增市场主体2149.58万户,同比增长了11.7%。简政放权充分释放了改革红利,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2018年累计取消和下放审批权843项,2018年和2017年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都是434项,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从2017年的第78位跃升为2018年的第46位。搭建创业平台,强化服务,构建多元生态,分享型创业正在兴起。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数量逐年在上升,2018年分别增至到6959家和4849家。二是“双创”平台建设快速推进。放活社会资本,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实现便捷融资。2016年新成立政府引导基金442家,目标募集资金共36001亿元,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超过120%。2017年政府引导基金数量减少了一半,2018年新设151只政府引导基金,初创企业风险大导致政府更加谨慎。各类活动也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每年举办的“双创”活动周等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三是“双创”发展呈现“四高一联” 特征,实现“六个增长”。“四高”就是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逐渐成为“双创”的生力军、高学历人才领衔创业比重明显增加、高技术企业成为“双创”的中坚力量、高附加值产品为引领的“双创”活动成为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的推动力。“一联”主要指的是“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建设,为“双创”注入了新的活力。“六个增长”分别是: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全国新登记企业,2015年是443.9万户,增长到2018年的669.9万户;初创企业用工迅猛增加,提供了259.1万的就业岗位;大型企业“双创”自动平台大幅增长,从2015年的247个增长到2017年的970个;技术交易明显的增长,技术交易的合同交易额从2015年的983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769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2.8%增加到了2017年的18.8%;新三板挂牌企业翻番增长,挂牌企业从2015年的5129家增长到了2018年的10691家。

    相关新闻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在皖举办 我省两支代表队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