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退捕退耕护碧水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12-19 09:07:34 责编: 徐文娟

“明年1月1日起,县里将对新安江及主要支流实行全年禁捕,今年底所有渔民都要退捕上岸。”凌翔说,这些天他与妻子合计,准备利用眼下的晴好天气,把退捕的补偿资金投入到农家乐项目,改善设施扩大接待规模。

36岁的凌翔是新安江畔的歙县武阳乡正口村渔民,一直靠养鱼捕鱼为生。他家里原来有1600多平方米的网箱,一年养鱼收入起码有5万元。2011年,国家实施新安江生态保护,流域内的网箱全部退养,凌翔的主业也由养鱼改为捕鱼。凌翔头脑活络,除渔汛期下河捕鱼外,还在网上销售菊花、茶叶等当地土特产,年收入与网箱退养前基本相当。2017年,凌翔从当地越来越红火的乡村旅游中发现了商机,用网箱退养的补偿款,在乡政府所在地的武阳村开了一家农家乐,平时自己捕鱼、妻子开店,全家一年收入有8万多元。

“从退养到退捕,从水上到岸上,虽然不太适应,但保护好新安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都能理解并支持。”凌翔说,党和政府特别关心渔民上岸后的生产生活,不仅有补偿资金和过渡期生活补助,还通过办理养老保险、就业安置、产业帮扶等方式,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在武阳乡一处叫“潭头”的地方,沿新安江支流大洲源河岸边有一块约40亩的河道滩涂地,已初步完成土地清表。武阳乡政府的同志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种植油菜、蔬菜、茶桑等农作物,如今已规划建设生态景观湿地,将种植黑麦草、芦苇、荷花等植物,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节点。

据歙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县里启动了新安江108米回水线下低洼易淹区退耕还林还湿,修复岸线生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将退耕地监管纳入河长制及生态巡护员工作职责。截至12月14日,歙县沿江乡镇1564户持证渔民退捕率达98.2%,新安江108米回水线线下低洼易淹区的3101亩耕地实现全部休耕,种草植树、建设生态湿地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歙县新安江沿线乡镇的退捕退耕一次性补偿资金逾1.2亿元。(本报记者 吴江海)


    相关新闻
“龙须沟”变景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