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环保“哨兵” 紧盯“气质”不放松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11-10 08:01:00 责编: 徐文娟

40多本工作日志,30多本荣誉证书,数千份环境质量数据文档……11月3日,在铜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梅建鸣的办公室,提起这些沉甸甸的工作成果,他轻描淡写地说:“这不算什么,都是日常工作,应该做的。”

梅建鸣今年58岁,现为铜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环境应急专家库成员。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36年如一日,一直坚守环境空气监测岗位,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现实情况,他主动放弃休息日,年平均工作350天以上。

“早些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审核、上报都是手抄,报表也要自己制作,需要一项数据资料往往得翻一堆纸质统计表。现在方便多了,数据资料都在电脑里,我手机里也有备份的。”梅建鸣告诉记者,铜陵市现有国家、省、市三级控制的环境空气监测站60多个,都由第三方机构运营维护,实行连续自动监测。他每天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掌握监测仪器的运行状况、仪器采集的实时数据和采集过程等情况。

3日下午3时许,记者跟随梅建鸣来到市控空气自动监测子站。这个监测子站设在铜陵市天井湖社区一个居民活动中心的楼顶,沿楼梯而上,顶层的一间阁楼就是监测站,里面安放有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仪器,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一叠监测运行记录日志。

大气颗粒物PM2.5浓度每立方米10.6微克、每分钟流量16.74升;大气颗粒物PM10浓度每立方米62.1微克、每分钟流量16.67升。这是记者在监测仪上看到的两组监测数据。“近期铜陵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比较好,可以直观感觉到空气格外清新。”梅建鸣说。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岗位异常辛苦,需要监测人员长年累月持续坚守在设备前观测、记录数据变化,及时掌握空气质量变化和监测仪器运行情况。”梅建鸣一边翻看工作台上的监测数据记录本,一边向记者介绍。

他每天在关注城区空气质量变化的同时,坚持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研判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发布未来5天至7天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当预测到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时,及时编发预警信息快报,为铜陵市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维持及解除提供技术支持,以便政府部门在全市范围合理施行污染排放控制措施,有效降低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

环保工作的特性,需要环保人持续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梅建鸣勤于钻研,自学有关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仪器以及计算机使用维护、电子电路等技术,并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他曾负责完成本单位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降水自动采集器”设计与生产定型工作,以及监测仪器维护、一般故障排除、部分功能改进等;参与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等相关环境空气监测仪器企业标准的修订审核,并结合工作实践撰写论文数十篇,多次参加全省环境监测学术论文交流,参与的“安徽省近10年大气污染扩散能力变化研究”和“水泥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管理方案研究”等获省级科技成果证书。

“30多年来,梅建鸣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义务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服务时间累计超过9000小时,赢得群众普遍赞誉。”铜陵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人翟志勇介绍说。梅建鸣先后获国家环境监测“三五人才”技术骨干、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林春生)


    相关新闻
第二届黄山发展大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