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牢记嘱托 担当进取 加快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
——访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11-13 07:25:00 责编: 徐文娟

记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您有哪些感受和体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面对疫情和汛情的叠加影响,黄山市采取哪些措施夺取恢复重建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任泽锋:时隔4年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安徽考察,在安徽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总书记考察期间作出的重要讲话指示,是指引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方针、总遵循。黄山市将坚定不移按照总书记确立的新航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黄山放在全局中定位、大局下行动,对标对表、加压加力,真抓实干、奋勇前行,努力在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上趟出新路,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征程中谱写黄山新篇章。

黄山市将以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聚焦重点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积极抢抓年内时间,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找准差距、聚力攻坚,以百倍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一是抓精准调度,盯紧“六稳”“六保”加强指标调度,稳住经济转好态势,尤其是聚焦实体经济纾困、旅游市场复苏、财政收支平衡等关键环节,逐项研究、查漏补缺、对症下药,确保主要指标全年夺胜利。二是抓有效投入,进一步落实“四督四保”,加快243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提速黄山东部开发索道迁建、中国银联(黄山园区)等重大项目,办好第二届黄山发展大会、上海专场招商活动,引进一批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三是抓灾后恢复,加快倒塌房屋重建和损毁房屋修缮,确保受灾群众入冬前能住上安全房屋,全面落实纾困惠企“双五条”,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扎实推进“四启动一建设”,谋划建设一批重大水利设施项目,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水平。

记者:“十四五”即将启航,黄山市有哪些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

任泽锋: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两个更大”,为我们高质量发展耸立起新航标、锚定了新坐标、擘画出新目标。我们要突出精谋细研,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部署,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绘制黄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一是观大势定目标,主动适应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目标,理清思路、谋实支撑,实现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全省前列、社会生态指标全国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快于长三角地区。二是高质量抓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做大做强绿色食品、汽车电子、绿色软包装、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推进“旅游+”,深化旅游品质革命,加快构建多业融合、多点支撑的大旅游格局。三是宽视野增动能,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前沿,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数字经济,发挥紧邻杭州优势,谋划建设数字小镇,加快构建现代化数字经济体系,让数字经济成为转型发展新引擎。四是大手笔谋项目,聚焦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围绕“两新一重”、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区域合作、公共服务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十四五”盘子,为未来发展筑牢支撑、蓄足后劲。

记者: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黄山市如何加快融杭接沪,实现高质量发展?

任泽锋: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黄山来说既是重大政治任务,更是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将以融杭接沪为突破口,扎实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在共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中主动作为。旅游上,加快打造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高标准建设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推动衢黄饶南旅游深度合作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跨区域文旅合作示范区。产业上,探索共建杭黄绿色产业园,建设杭黄绿色产业带,建好上海湾谷“反向飞地”,与阿里巴巴、中国银联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创新产业加快发展,在借势发展中培植新动能、新引擎。环境上,以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为抓手,推深做实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深化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探索开展资金、产业、人才等多种补偿,努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再探新路。民生上,持续联手推动社保、就医、养老、教育等跨区域合作,探索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产品,不断增强群众在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

记者:黄山市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福祉?

任泽锋:近年来,我们牢记使命、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以“七有”为重点的民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将保持决战决胜的信心决心,迅速组织脱贫攻坚收官大决战,深入实施“抗补促”专项行动,抓实“354+N”问题整改,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弱项短板,坚决防止因灾因疫致贫返贫,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全力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全面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力争五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三捧“长安杯”,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吴江海)


    相关新闻
2020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下周在合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