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池州长九绿色建筑骨料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最大砂石骨料基地,包括矿山、物流廊道、码头三大部分——
“智慧码头” 绿色高效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12-21 08:17:18 责编: 徐文娟

需求旺盛 码头吞吐日益增长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长江下游池州港牛头山港区长九码头。初冬的早间,温暖的阳光洒在江面,波光粼粼。几艘近万吨级的货轮停靠在码头,井然有序。

一走进新建的智慧码头调度中心,偌大的12宫格电子屏实时跳动着货仓料堆、皮带输送、泊位装载等多个场景的画面。“电子屏显示的是整个码头生产系统的动态实景,后端连接了企业自主开发的智慧码头管控平台。”调度员周昊告诉记者,在电脑上,管理人员可以查看生产运行数据,直接进行生产调度操作;货主和船员也可以登录手机端查看货物发运和船舶进出港等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对绿色环保人工砂石骨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作为安徽省“大新专”项目(国家和省重大工程包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各专业类重大项目)之一的长九项目,坐落在池州市贵池区,矿山资源储量近20亿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绿色建筑骨料生产基地。项目包括矿山、物流廊道、码头三大部分,由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总投资近100亿元,产值总规模超过千亿元。项目一期工程年产规模3500万吨,已于2019年6月28日建成投产。

长九码头设计年吞吐量600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内陆建筑骨料专用码头。码头(一期)建有7个泊位,配置5台装船机,设计出货能力3500万吨/年。从去年6月投运以来,码头日益增长的吞吐需求,对生产协同性和船舶进出港的衔接调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技赋能 绿色智慧节能高效

船舶进出港可不可以智能衔接?调度管理上能不能挖潜?吞吐能力能不能达到设计值?智慧码头的实施方案第一时间被摆上了日程。

公司总经理刘孟辉是长九智慧化建设项目的发起人,他告诉记者:“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长九生产、仓储、销售、物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是打造砂石骨料工业新体系的基础支撑,最终是要实现长九砂石骨料生产更高效、作业更规范、调度更智能、协同更智慧。”去年底,长九项目智慧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全力推进长九矿山物联网项目和智慧码头建设。

“智慧码头”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赋能。“码头生产涉及的不仅仅是船舶进出港这一环节,还有协同设备、工艺、商务、物流甚至员工素质等多种复杂因素,统筹解决生产节拍的异步性、关联事件的并发性和状态变化的不确定性。”李毅是智慧码头项目执行副组长。他告诉记者:“智慧码头相当于给码头生产植入一套神经系统,本质上是融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深度应用,以骨料生产、销售及装载效率为基础,依托大数据建设智能的码头综合调度系统,全面保障码头平稳运行,提高骨料流转效率,保证销售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今年3月,在集中精力排除疫情干扰后,长九智慧码头管控平台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在经过几轮优化和分步验收后,10月27日,项目通过最终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技术的不断创新更迭,让智慧码头更具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和性能优势,显现绿色、智慧、节能的特性。“现在基本实现了系统可视化,生产指令联动,船舶调度有序,装船效率提升至少20%。从每天的装船数量看,码头一期出货能力完全达到设计值,并且还有提升空间。能耗方面,每天可节约两吨标准煤。”生产调度中心负责人杨波对智慧码头上线期待已久,“系统接驳了海事等部门的信息端口,开放了客户端,方便了货主和船员。监控点位更加完善,扩大了安全环保的监控范围,大大降低了污染排放风险,码头绿色运行更加有保障。”

足不出户 工作省时省力便捷

智慧码头带来的便利十分明显。扬州国盛船务总经理余洋洋十分开心:“现在业务员足不出户就知道船舶排位、泊位水域等情况,调度信息、装载数据都能实时查看,船舶报港也可以在手机上完成,省时省力、十分便捷。”

“除了智慧码头,矿山物联网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实现矿山资源与开采安全数字化、技术装备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产过程自动化等,呈现绿色矿山、智慧矿山的崭新形象。”科技质量部负责人李卫超对长九项目的科技创新发展充满信心。

登上转运楼三楼俯瞰码头,骨料从陆域堆场被皮带机牵引而出,经过长江最大跨堤输送栈桥传送到码头转运皮带,再抬升到装载机皮带流经干雾抑尘系统落入船舱。在2号泊位,一艘满载的货轮拉着笛声向右转了一个弯驶入航道,身后划出一扇漂亮的水弧;紧接着,另一艘货轮循着指令从下游驶进泊位准备装料。

新时代新发展,离不开新技术新应用。智慧码头是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互联网+”的创新运用,赋能项目创新发展,向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迈进。(本报记者 郑莉 本报通讯员 吴佐友)

    相关新闻
三省一市协同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