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煤电化气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淮南转型”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12-29 08:36:16 责编: 刘东伟

12月21日,气温降至零下2摄氏度,淮南煤化工园区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安徽嘉玺公司工程机电部刘冰正忙着调试设备,为即将试投产的35万吨苯乙烯项目作最后的准备。

“这是淮南煤化工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淮南煤化工园区负责人对记者说,安徽嘉玺一头对接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一头对接淮南新桥产业园及合肥家电产业的注塑件和壳体生产线,串起了苯乙烯上下游产业链。

作为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淮南市围绕打造煤电化气千亿级全产业链目标,加快煤炭资源精深加工转化,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初步形成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10把单刃、6把双刃、22把滚刀犹如铁齿钢牙般将岩石轻松“咬碎”……位于淮南市凤台县顾桥煤矿地下1000米的工作面,盾构机快速“遁地”。顾桥矿采掘主管张大欢向记者介绍,今年11月份单进600.6米,创造了淮南矿区掘进新纪录。

克服疫情影响,贯彻“六稳”“六保”要求,淮南市煤炭产业稳扎稳打。淮河能源集团今年2月10日便实现复工复产,预计全年本土商品煤产量4280万吨;中煤新集集团11月底实现商品煤产量1470.95万吨,有力保障了煤炭供应。

“秉持‘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思路,淮南市扬‘煤’之长,打优煤电资源牌,下力气、下功夫做精做优煤电化气产业链。”淮南市发改委主任戴宜斌告诉记者。

在平圩发电厂,一座座冷却塔高耸入云,中央控制中心跳动的数字显示出一度度“火电”的诞生。作为传统火力发电的代表,平圩发电公司1月至11月累计发电192.28亿千瓦时。 

向北跨过淮河,在广袤的田野上,潘集电厂一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这是我省第二批“煤电联营”重点推进项目,建成投产后,淮河能源电力权益规模将达到1673万千瓦。

淮河能源集团与平圩电厂合作,发挥坑口电厂发展“煤电一体化”优势,实现了煤炭产业链的延伸。目前,淮南发电总装机容量1591万千瓦,占全省21.5%,擎起了淮南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从黑色的煤炭到白色的颗粒……走进总投资267亿元的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现场,记者惊叹于淮河岸边“煤制聚丙烯”“煤制聚乙烯”的诞生,这些白色颗粒被广泛运用于家电、汽车、电线电缆等众多领域。

“依托中安的龙头带动效应,淮南煤化工园区围绕烯烃及其副产品深加工,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煤化工园区管委会主任黄坤告诉记者,目前已建成远达催化剂、舜天高性能树脂等6个工业项目,正在建设蛇床子素、有机硼酸、脂环二醇等8个工业项目,煤化工产业链愈发壮大。

随着煤炭产业链的延伸,淮南市拓展新思路,采用新技术发展煤(制)气产业。记者了解到,依托淮南矿区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淮南市正大力发展煤层气开采。

12月20日,淮河能源集团望峰岗煤层气销售管理中心一片忙碌,新谢1号井产出的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经过加压、净化、脱水等加工处理后,进入我省天然气主干管网。

“从开采、输送、加工到利用,将煤炭的‘孪生兄弟’煤层气有效开发利用,为安徽省能源供应和结构调整注入了‘非常’之气!”淮河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谢和潘谢区块正在施工6口煤层气试验井,新谢区块1号的最大日产气量已达1422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淮南市规划建设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先后被纳入《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建成后将年产煤制天然气40亿立方米。

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淮南在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路径中迈出了坚实步伐,该市力争用3至5年时间,打造煤电化气全产业链千亿元产业集群。

    相关新闻
安徽排污权交易实现“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