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合芜蚌:自主创新的“发动机”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6-15 07:42:54 责编: 徐文娟

编者按 

2008年,安徽省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2016年6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合肥、芜湖和蚌埠国家高新区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本报记者深入合肥、芜湖、蚌埠采访,展现示范区一体化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服务全省创新发展的新做法、新成就和新突破。

合肥:“第一动力”劲头足

安徽创新馆。(资料照片)

首创之“力”

——创新成果勇摘“皇冠”

人间六月,万木峥嵘。走进安徽创新馆,全球首台智能4K无线腔镜、全球首台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仪器、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一顶顶创新的“皇冠”,让合肥的创新激情日益澎湃。

“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建立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肥沃土壤里。”合肥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建设皖江自主创新示范区,首先必须重视原始创新。翻开近年来合肥市出台的重要文件,原始创新屡被提及。实践也表明,基于原始创新的“第一动力”,在源头上构筑起皖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合肥力量”。

随着创新示范区顺利推进,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同意批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这代表合肥在更高层次上加速原始创新。如今,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加快建设,到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磁约束核聚变、铁基超导、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一大批从“0”到“1”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科技,竞相涌现合肥。

“十三五”期间,合肥3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合肥滨湖科学城已实质运行,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2020年9月,《自然》杂志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排名,合肥跻身20强。

平台之“力”

——创新平台覆盖全域

能翻译会聊天的智能语音鼠标,自动识别交通违法并审核的抓拍机器人……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展厅,一件件人工智能黑科技产品让人着迷。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电子屏幕告诉记者,“中国声谷”已入驻企业超千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成为皖江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座名副其实的创新平台。

作为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创新平台目前培育和引进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科大国创、中科寒武纪等科技“明星”,推动合肥引领全球智能语音产业创新发展。

在位于“中国平板显示基地”的京东方合肥全球首条10.5代线工厂,65英寸、75英寸大尺寸超高清液晶显示屏惊艳问世。目前,随着“中国平板显示基地”创新平台的迅速“长大”,合肥全市新型显示产业全产业链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20个,完成投资超1550亿元,面板产线规模位列全球第一梯队,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面积约占全球的10%。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平台、协同创新创业平台、产业要素集聚平台、智慧公共服务平台……”在肥东长临河科创小镇,综合平台加速建设。如今,创新平台已遍布合肥全域。

随着创新平台的壮大,虽经历疫情和洪涝“大考”,2020年,合肥26个协同创新平台集聚效应持续增强,“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结出了产业创新的丰硕果实。

制度之“力”

——创新生态加速优化

“现在合肥创新发展生态加速优化,我们疫情期间没有一天停工。”时至今日,合肥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仍感慨不已。去年,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国外专家“困”在海外,维信诺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的上万套设备“停摆”。在“链长制”的护航下,经合肥市协调,维信诺首开我省复工复产国际包机先河,国外专家漂洋过海返肥解“困”。

集成电路产业链“链长”,新型显示产业链“链长”……去年上半年,合肥市相关负责人头上又多了一顶“帽子”——产业链“链长”。据介绍,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全市梳理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光伏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产业等12条重点产业链,由合肥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各县(市)区、开发区比照建立。

为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合肥市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优化管理服务,探索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合肥,大家已形成一个共识,即为“科学家”办事就是办“最科学”的事。据介绍,随着皖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速,合肥在全国较早开展国家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等措施,采用多种投入方式支持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先后出台“人才政策20条”“人才创新创业8条”等系列政策,构建完整的“育才、引才、集才、留才、用才”政策体系。

今年前4个月,合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2.2%,两年平均增长22.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56.6%,创近年来新高;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8.8万户,超杭州市0.1万户,同比增长65.4%。(本网记者 许根宏

    相关新闻
管好“救命钱” 安徽“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