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榜样】铁肩担使命 忠诚铸警魂
——记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10-11 08:18:54 责编: 徐文娟

在这个集体里,每位同志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陈林将犯罪行为心理学与命案现场信息融合,创造性总结出命案现场行为侧写技术;法医专家肖圣兵凭借一把手术刀能让尸体“开口说话”;理化专家张兴银近40年如一日坚守理化检验岗位,能根据火灾现场灰烬断明案件性质;画像专家强辉,仅凭颅骨便能还原逝者生前容貌;文检专家吴刚,依靠纸上三言两语,便能认定书写者身份……

在这个集体里,他们克服家庭困难,长期出差办案,有的年均出差200余天,面对腐尸恶臭,忍受有毒有害物质侵蚀,他们毫无怨言,始终战斗在现场勘查、检验鉴定、侦查破案第一线……

这个先进集体,就是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长期以来,他们秉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践行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使命,用自己过硬的刑事专业技术,指导破案、服务办案,有力维护了公平正义。

在他们的引领下,全省刑事技术工作蓬勃发展,在2016年至2020年全国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绩效考核及排名中勇夺“全国五连冠”。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先后被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实战大练兵部级标兵集体;荣获第七届安徽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被公安部记集体一等功;涌现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陈林,“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法医秦明等先进模范人物。

今年3月14日,霍山县境内发现一起杀人碎尸抛尸案件,由于时间跨度长,侦破难度很大。受省公安厅指派,陈林率队赶赴现场指导案件侦办工作,通过对骨骼的检验,明确了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态等个体生理特征,同步安排专业人员采用多种方法连夜开展工作,不到24小时就获取死者准确的个体身份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犯罪地理学,结合时空要素,寻找死者生前活动轨迹及嫌疑人活动轨迹,仅用4天时间就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吴某某。3月31日,犯罪嫌疑人吴某某被抓获归案。

近年来,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主动作为,全力做好重大疑难案(事)件技术支撑。针对涉黑、命案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案,建立了专家支援、集中会诊等工作机制,组建了专家指导组,开通了涉黑、命案、涉拐等快速检验通道,对基层办案单位做出“有求必应”的郑重承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近5年来,该处受理检验鉴定1万余例、检材1.7万余份,出勘各类案(事)件现场1000余人次,会诊疑难案件300余起,为一大批扫黑除恶、命案侦破以及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和灾害事故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小案件”关系着“大民生”,影响着“大平安”。他们从“小处”着手,积极服务打击“民生小案”,紧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盗抢等侵财类案件,通过创新机制引领、强化科技支撑、突出重点打击,组织开展破案会战,连续4年利用刑事技术破获盗抢案件成绩位居全国第一,以优异成绩书写了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他们从“实处”着力,主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通过上门走访、带案下访、专家会诊等形式,近5年来接待群众300余人次,停访息诉了一大批信访案件,并利用“法医秦明”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普及专业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消除误解,从源头上减少信访事项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同时,针对近年来群众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反映强烈这一问题,充分发挥DNA、人像等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团圆行动”等工作。今年以来,已通过技术手段认定、找回240名历年失踪、被拐儿童,帮助他们实现了团圆梦。

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面对发案形势的变化,他们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按照“犯罪发生在哪儿,刑事技术就要跟进到哪儿,支撑到哪儿”的工作理念,认真研究新型犯罪的规律特点,将现场勘查工作从传统的实体案件现场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以数据勘验分析为切入口,在一串串代码、一行行命令中,紧盯网络数据中可能遗留的犯罪活动电子痕迹,抽丝剥茧、寻踪觅迹,直至锁定现实中的犯罪嫌疑人身份。

据统计,今年我省公安刑事技术部门,直接破获电诈案件1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5名,打掉犯罪窝点36个,推送预警反制信息1.3万余条,为侦防新型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现场勘查工作成功转型升级,实实在在为基层解了难题,为群众办了实事。(记者 李晓群)


    相关新闻
王清宪与牛文文举行工作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