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虽然我的腿无法正常走路,但我的心从来都向往着远方。”这位出生在农村的重度残疾女孩,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下,努力拼搏,成长为残奥会冠军。为回报社会,她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以自身经历鼓励更多人自强不息、励志成才——
轮椅上圆梦世界冠军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8-31 09:05:52 责编: 刘东伟

张淼在东京残奥会乒乓球比赛中。(资料图片)

今年3月2日,张淼成为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资料图片)

“只要努力拼搏,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近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张淼来到萧县赵庄镇中心小学,讲述了她身残志坚、苦练球技、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激励孩子们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演讲结束后,坐在轮椅上的张淼和孩子们一起切磋乒乓球技艺。

今年31岁的张淼出生于萧县赵庄镇张朴楼村,自小因病双腿致残。在政府的关心和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她从14岁开始,坚持在轮椅上苦练乒乓球技艺,此后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在各大赛事中共获得82枚奖牌。今年3月,张淼成为北京冬残奥运会火炬手,光荣完成了火炬传递任务。

“折翼”女孩 立志高远

“虽然我的腿无法正常走路,但我的心从来都向往着远方。”张淼生就一副不认命、不服输的倔强性格。

1岁多时,高烧不退的她被查出患有小儿麻痹症。病情导致她双腿残疾,无法行走。直到5岁,她才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同龄人能跑能跳,会踢毽子、跳皮筋,我却连走路都不会。”一种失落感笼罩在张淼的心头,但她不愿向命运低头。

家人忙着活计,没人能送她读书。她却执意拄着拐杖,拖着残腿一瘸一拐上学。她家离学校远,乡间土路又坑洼不平。别人走半小时的路程,她至少要走1个小时。因此,她每天比别人早出晚归,雨雪天滑倒在途中也是家常便饭。她读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冬天,雨雪交加,一不小心,滑到路边的水沟里,眼看就要沉入水中,幸亏大孙庄一位中学老师路过看见,把她打捞上来,她才捡了条命。

在学校,身体健全的同学能做的事,她也一定要去做,并且一定要成功。看别人练习单杠、双杠,她也咬着牙有样学样;学自行车,上下不方便,她就将车子靠在麦垛或大树旁练习,就这样用了1年多时间,终于学会了单腿骑自行车,至今张淼的右腿还有当年练车时留下的许多疤痕。

2005年一个大雨天,来自萧县的乒乓球教练王笳开车路过,看到张淼家门前的路况比较好,就停车休息。这名教残疾人打乒乓球的教练看到张淼,夸她“身高臂长、有悟性,是个打球的好苗子”,建议张淼父亲考虑让女儿学打球。

看着女儿渴盼的眼神,父亲决定送她进城学打球。

在训练场上,14岁的张淼第一次尝试着坐轮椅进行乒乓球训练,手脚都不知往哪放。在教练的引导下,她学会了坐在轮椅上发球、接球,逐渐找到了自信,并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

身体素质好加上科学训练,张淼很快脱颖而出。2006年4月,在萧县训练了7个月的张淼入选北京市乒乓球队,2007年8月,进入国家队集训。张淼在心里立下誓言:“刘美丽、任桂香都是从萧县走出去的残奥会冠军,我要像她们一样练出成绩,为国争光。”

赛场拼搏 为国争光

进入了国家队,训练条件好了,参加各项大赛的机会也多了。张淼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更加刻苦地训练,才能为国争光,才能不辜负家乡人的期望。”

残疾人从事竞技体育,更考验意志品质。每天早上8点开始,极为枯燥乏味的基本动作要做几百下,然后是练习发球和接球。乒乓球运动员练习接球是按盆计算的。普通的洗脸盆,满满一盆球。教练这边发球,队员那边接球,正手几千下、反手几千下,普通队员一天下来打五六盆球,张淼却要打10多盆球。看到发球人累得精疲力竭,她才停下歇会。即便休息时,她也在“复盘”各种动作要领。

她求知若渴,一见到老队员就向他们请教如何打落点、如何掌握在旋转中多变等高难度技巧,她因此也成为进步最快的队员。为增强体能、爆发力、灵活性和协调性,张淼常缠着男队员给她当陪练。高强度的训练让她的胳膊都抬不起来。由于长年使用一只胳膊打球,张淼的肘部、肩部都带伤,常常半夜里痛醒。“一到球桌前,伤痛就全忘了。”张淼笑着说。

因为表现出色,张淼经常代表国家队参加国内外大型赛事。21岁那年,她首次参加残奥会,以发球快、准、狠的优势,成功斩获了金牌。在网上热传的一段视频中,五官清秀的张淼身穿粉色战袍,每赢一球都振臂高呼“飒”,形成一种压倒性气势,令观众为之动容。

张淼先后夺得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女团金牌,2011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乒乓球锦标赛女团金牌、TT4女单金牌,2012年伦敦残奥会乒乓球女团4-5级金牌、轮椅乒乓球金牌,2013年亚洲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女单TT4金牌,2014年世界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女单TT4金牌,2014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女团金牌和2017年国际乒联残疾人乒乓球亚洲锦标赛女子TT4级单打冠军。在2016年和2021年两届残奥会上,张淼分别获得乒乓球女子单打CL4级银牌和女子轮椅乒乓球TT4-TT5团体金牌。

备战2013年亚洲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期间,张淼的父亲病危。“我多少次想回家看爸爸,可我不能,因为爸爸更希望我能打好球。我必须努力打好球来回报他!”比赛结束,22岁的张淼同时斩获团体和单人金牌,但也收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

2015年,她正式成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走进校园那一刻,她在心中默念:“爸爸,您的女儿是大学生了,您的女儿是最棒的!”

传递爱心 回报社会

“是那么多好心人的爱,支持我走到了今天。我希望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张淼由衷地说。

今年3月2日上午9时,北京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北京市大运河漕运码头举行。作为第5棒火炬手的张淼坐在轮椅上手举火炬,光荣完成了火炬传递任务。此后,张淼担任了冬残奥会志愿者,除协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外,每天到比赛场馆向国际友人、运动员和观众宣传奥运精神、普及冬残奥会知识。她还到比赛现场当拉拉队员,为参赛队员们鼓劲喝彩。那些日子里,由于不停地奔波、呐喊,她的腿肿了,嗓子哑了,但她乐在其中。为此,她受到了国际乒联的表扬。

为传递爱心,张淼经常应邀去学校等单位演讲,讲述自己不向命运低头、拼搏圆梦的经历,激励更多青少年自强不息、立志成才。2017年,她和4名宣讲人先后到北京人大附属学校等多所中小学作演讲。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都围着张淼签名留念。2018年5月31日,她和队友到北京天使儿童医院看望残障儿童,鼓励孩子们战胜困难、勇敢追梦。

“家乡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有我割舍不下的母校情。我希望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21年冬季,张淼拿出3万多元购买1000个书包,先后到萧县特殊教育学校、萧县残联康复中心和赵庄镇张朴楼小学,为孩子们献爱心,鼓励孩子们心怀感恩,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今年7月22日,萧县聘请她为德育报告团成员。她决心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和传递给更多的青少年和残障人士。“过去是别人帮助我,如今我可以帮助别人,真的很开心。如果别人能从我的成长故事中汲取到精神力量,这是比拿金牌更大的意义所在。”张淼说。

近年来,张淼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以及全国三八红旗手、国际残疾人运动员健将等称号。目前,她在总结历次比赛经验教训,备战明年在杭州举行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

“我要不断努力,为祖国争得更多荣誉!报答祖国大家庭对我的关爱。”张淼动情地说。

(记者 何雪峰 通讯员 李鹏 董晴)

    相关新闻
开学了,“安心托幼”问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