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滁州市发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中新苏滁高新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优势,全域推进与沪苏浙地区合作共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长三角特别报道丨全域联动 多点开花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12-29 07:48:58 责编: 徐文娟

12月19日,2022年“智汇滁州·会客虹桥”揭榜挂帅人才活动举办。 本报通讯员 卢志永 摄

位于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内的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投产。本报通讯员 吕华 摄

结对帮扶——

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揭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启动区进入小岗

寒冬,记者走进位于明光市张八岭镇的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路网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园区内星罗棋布的企业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企业是从苏州到这里投资兴业的,今年可实现产值1.6亿元,税收420万元。相信随着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的推进,企业发展会越来越好。”滁州熙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孟小三对记者说,企业是一家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设备加工企业,正与西安交大、上海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共同研发和改进高效率风机。

据悉,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区2平方公里,主要以塑料高分子为主导产业,入驻企业39家,已建成投产34家;启动区3平方公里、拓展区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配件产业等。合作园区建成后将与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黄泥岗镇工业集中区形成连片,提升工业集聚度,打造滁州新兴工业发展平台。

今年11月12日,南京市和滁州市共同举行宁滁皖北省际产业合作园区集中揭牌仪式,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正式揭牌亮相,这是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首批集中揭牌合作园区,标志着宁滁结对合作帮扶迈出坚实一步,两市合作取得新的突破。

记者了解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重点发展光电配套和绿色食品产业,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5平方公里位于凤阳小岗产业园,拓展区3平方公里;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分为东区(定城片区)、西区(炉桥片区)。揭牌仪式上还进行了宁滁皖北省际产业合作园区6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了高端锂电材料、光伏、汽车配件、大型钢结构件生产制造等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

“通过合作,双方将推进两地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围绕智能电网、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探索两地联动发展、产业协同的新模式,共同打造合作园区的新标杆、新样板。”江宁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滁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樊红兵介绍说,共建合作产业园可增强南京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努力构建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相结合的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格局,激发滁州市及定远、凤阳和明光3县市的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南京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以点带面——

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为突破口,天长—六合、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加快推进

12月20日,飞利浦空调产研基地投产暨首台空调下线仪式在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南谯片区举行,首批投产的包括研发中心、智能化生产车间和自动化仓储物流中心,具备空调产品全流程自研自产能力,整体投产后预计年产量可达500万套空调。“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分三期实施。自今年3月开工以来,依靠完善的配套、倾心的帮扶,一期工程将比原计划提前一年投产。”飞利浦项目负责人夏江告诉记者。

在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汊河片区,捷泰二期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18条生产线正分批次逐步投产,12月底前将实现全部投产,项目一期、二期整体达产后,明年可实现产值接近250亿元。

滁州市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合作机制,在规划编制、平台建设、产业招商等方面一体推进,在提升招商引资效率的同时,有效促进产业高端化。

在南谯—浦口合作产业园里,一排排红黄色的高大标准化厂房整齐划一,令人赏心悦目。与传统的产业园不同,企业来到这里,无需再拿地建厂,可直接“拎包入住”。南谯区与浦口区共建50平方公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合作成立滁州南浦合作开发有限公司,双方按照8∶2出资,7∶3收益分成,两区按照“浦口推荐、联合招商、共同研判、产业协同”合作机制,在南谯区先行规划1000亩“飞地”,采取共招、共建、共享等模式打造特色园区。“产业园事先已经建好了标准化厂房,并且按照我们企业的要求进行了装修,我们只要让机器进厂,就可以迅速开工生产,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安徽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秦章森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按照这一合作模式,截至目前,南谯—浦口合作产业园已累计引进10多个项目,涉及半导体、智能家电等高端产业。

在与南京江北新区一河之隔的来安县汊河镇,跨界合作产业园、科创综合体部分标准化厂房、科技孵化器已封顶;新型显示、太阳能电池、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产业随着一批知名企业的落户,正显示出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据了解,来安县与南京江北新区按照4∶6出资比例联合成立南京扬子宁安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负责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投融资和开发建设。“两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实现产业协同、交通互联、设施互通、服务共享、人才互认。”宁滁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汊河片区负责人介绍,两地立足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与中车集团合作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发挥龙头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对标江北新区生命健康、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建设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工作站,打造南京生物医药谷汊河合作区,聚焦现代商贸物流、新能源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产业协同互补、错位发展。

在两大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基础上,滁州全域推进毗邻地区跨界合作,加快滁州“2+N”新型功能区建设。其中,天长—六合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协议去年4月签约,起步区17平方公里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今年6月签约,正在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一体化发展。

借智引才——

打响“智汇滁州”人才活动品牌,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07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9家

日前,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天长市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举办了以“智汇信大 才聚天长”为主题的专场综合招聘会。天大石化、天大铜业、天康集团、鑫铂科技等滁州高新区的多家优秀骨干企业参会。活动当天求职学生180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利用与南京等地毗邻的优势,我们搭建合作研发平台,鼓励企业与沪苏浙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招才引智,为我所用,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滁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文杰对记者说,目前滁州高新区130家规上企业中有30多家与沪苏浙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即将建成使用,南信大天长研发中心、合工大天长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已投入运营,在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滁州市立足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与包括沪苏浙地区在内的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滁州分中心、中国光伏材料创新应用研究中心、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滁州高端智能装备研究院、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西安交大科技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业园、中关村协同发展创新中心等相继落户。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逐步构建以中国家电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滁州基地为引领,贝克勒尔光伏研究院、武汉大学(滁州)智慧能源研究院等为支撑的研发检测认证综合服务体系。现有专业实验室30余个,今年以来,累计为300余家企业办理各类服务项目近4000件,已形成从提供单一检测服务向提供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使用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转变,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0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0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孵化器4家、省级众创空间13家、市级众创空间1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9家。

目光向东,看“宁”望“沪”。作为我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身处南京和合肥两大都市圈核心层的滁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借助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打响“智汇滁州”人才活动品牌。去年,市县联动举办系列人才活动10多场,成功举办“智汇滁州·创赢未来”国际英才大会、百名博士皖美行滁州首站、“菁英学子·智汇滁州”等活动,吸引境内外200多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滁洽谈合作。此外,该市与上海杨浦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累计与上海交通大学等近110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实施大院大所合作项目120多个。在上海连续举办“揭榜挂帅”系列活动,累计发布170多项关键技术需求、榜金近6亿元。(记者 罗宝

    相关新闻
全省16个地级市空气质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