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视频

总书记点赞党史上的安徽⑩ | 中国科大与安徽同频共振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6-16 17:50:40    责编: 刘东伟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时强调,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

今年春季,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布了这样一份成绩单:经过7年的努力,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主要创新指标实现了从“单项争先”向“全面提升”的转变。

在科技创新中

高等院校是重要的“原点”

自1970年以来

从北京南迁至合肥办学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半个多世纪以来

跟安徽的发展紧密相连

以创新引领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科大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中就会产生1名两院院士,这一比例高居全国高校第一,赢得了“千生一院士”的美誉。该校坚持育人为本,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书写了一个个“科教报国”的动人篇章。她在合肥的创新创业史,就是一部“科教报国”的爱国史、与安徽合肥“同频共振”的奋斗史。

图片

4月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多光子纠缠研究室,科研人员对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进行调试升级实验。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是中国科大南迁合肥后凝练而成的校训。该校培养的14万余名毕业生中,有84人当选两院院士,是同期毕业生中当选院士人数最多的高校,其中46位在合肥办学期间培养,而潘建伟、邓中翰等院士均是当年新晋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皖办学的50多年来,中国科大先后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首批“211”“985”“双一流”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大28个学科参评,最后获评7个A+学科、15个A类学科,是全国唯一“数理化天地生”6个理学基础学科全部获评A及以上的学校。在学科国际排名方面,14个学科进入国际前1%,其中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国际前1‰。

图片

2018年7月25日,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宣布,合肥光源正式投入恒流运行模式,科研人员在已经进入恒流运行模式的合肥光源环大厅线站工作。

永攀科学的高峰

从诞生之日起,“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就已成为中国科大的光荣使命。南迁合肥后,“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办校初心历久而弥坚,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热核聚变、单分子科学、人工智能、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2000年以来,中国科大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5项。研究成果先后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次,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9次,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9次,入选次数均居全国高校首位。

图片

2020年4月22日,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

创新成果的“井喷”,离不开“国之重器”的支撑。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让中国科大“底气”十足。50多年来,中国科大建设了全国首个依托高校的大科学装置、首批国家研究中心、首批“率先行动“机构、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并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正在谋划建设合肥先进光源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在去年的全球主要科研机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国科大首次跃居中国高校第1位,在全球高校中位居第4位。

图片

2020年5月9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俞书宏院士指导学生进行新材料研发。

一所高校的发展,当然离不开所在地的大力支持。校依城立,城因校兴;创新为魂,城校共生。50年多来,合肥市、安徽省都一如既往地倾力支持中国科大发展。今年上半年,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方面,《纲要》明确指出,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提质扩容重大工程”方面明确指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学院建设,规划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校区。 

校城并进的典范

图片

2020年4月22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右一)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对二维磁性材料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及相关研究。

在很多人看来,合肥市与中国科大的城校携手、共同发展,已成为全国城校并进的典范。当今的安徽,站在时代科技前沿的国家实验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已成为响亮的名片,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在《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调查结果中,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20强,在全国排名第六。“非一线城市,有着一流的科研。”《自然》如此评价合肥。

从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到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合肥乃至安徽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中国科大都以自己独特的创新优势贡献着智慧和力量,众多前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智能语音、量子信息等已成长为全国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中科院、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四方共建的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8年来已先后孵化企业264家,其中51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图片

2020年7月9日早上9:30,我省第二只科创板股票国盾量子(688027)在上交所上市,同时在合肥中科大先研院举行“云”敲锣仪式。

“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大视察时指出,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合肥到全省

50多年来

中国科大扎根江淮大地

用创新的“杠杆”撬动未来

逐渐成为合肥乃至安徽

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

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创新人才的强磁场


不断刷新合肥创新指数

提升安徽创新气质

助力合肥迈上

高质量发展的崛起之路

逐步“蝶变”为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出品 | 安徽日报上学计融媒体工作室

监制 |陈群 杨飞

文字 |陈婉婉

图片 |徐旻昊

视频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