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安徽
直面激烈的市场竞争,抓产品、抓产业、抓市场——
让更多人爱上喝徽茶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5-10 09:26:25 责编: 徐文娟

推广利用“土品种” 提升徽茶内质

春日新茶大量上市,名目繁多的春茶究竟该如何选择?看外型、闻香气、品滋味,都是鉴别茶叶优劣的重要手段。“你这款茶,用的鲜叶是什么品种?”不过,当你买茶时这样询问,老板往往会立即对你高看一眼。因为,影响一款茶优劣的因素,除环境、气候和制作工艺外,还有茶树品种。对此,一般消费者知之甚少,但它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黄山市黄山区猴坑村是太平猴魁核心产区,成林茶业公司的一座加工厂就坐落在山谷间,抬头望过去,陡峭的山坡上是一簇簇茶树。“我家祖上几代人做太平猴魁,一直用本地传统的柿大茶茶树,但这几年也种植了不少新品种。”公司负责人叶树林坦言,目前“土品种”占比在下降。“从黄山区整体来看,柿大茶品种茶园面积占比约6成,新品种茶树比例提升比较快。”黄山市黄山区茶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苏贵余介绍。

不仅是太平猴魁,越来越多的传统名茶开始使用新品种。业内人士表示,我省传统名茶一般都依托地方茶树品种制作而成,是茶叶优秀内质的重要支撑。“土品种”好,为何还要推广新品种?记者采访了解到,既有效益驱动,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叶树林告诉记者,以今年为例,“土品种”一亩茶山可产约15斤太平猴魁,新品种差不多有25斤;新品种茶芽大、整齐,一个茶工一天的采量是“土品种”的四五倍,成本相应更低;从市场来说,新品种可以突出一些特性,比如有的香气足,有的外形翠绿好看,壮实魁梧,符合消费者心理,价格也卖得高。

赶早的心态,也驱动了新品种推广。“这几年‘乌牛早’‘红旗一号’等早采新品种的推广,让黄山毛峰的上市时间越来越早,有助于抢占早春的礼品市场。”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的富松茶业公司负责人程劲松介绍。

如何看待新品种涌现?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茶树,改造中低产茶园提高产量,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也为机械化作业提供条件。“新品种提高了效益,为填补市场空白,拉长产品线提供了支撑。但山区特别是名优茶核心产区应该以传统品种为主,走精品路线。要保护研究、推广利用好地方传统品种,稳步提升安徽茶核心竞争力。”该负责人表示。

苏贵余告诉记者,为保障太平猴魁品质,目前黄山区要求传统核心产区以栽种“土品种”为主,在外围地区发展新品种,更好满足不同类型市场需要。同样,富溪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富溪乡不鼓励种植新品种,还是以传统黄山大叶种为主。“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消费越来越理性,‘土品种’内质好的优势会逐渐凸显。”程劲松说。

增强支持力度 壮大龙头企业

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的全国茶企百强评比中,2011年,我省有20家企业入围;2018年,我省有16家;到了2020年,有12家。不断减少的数字折射我省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一直以来,龙头企业都在茶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程劲松介绍,近几年,他一方面推出精品茶,抢占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加工能力,进而提高了鲜叶的消化能力,带动周边茶农稳定增收的效果非常突出。

但程劲松坦言,因为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对省外市场的开拓不足,带动能力还有限。“像高端的头采茶,我们企业大概能消化3000斤干茶,超过这个量就不能收了。几年前,我曾试着提高鲜叶收购价格,但很快就发现支撑不足,量太大,加工能力和市场销售都满足不了。”程劲松说,如果企业规模大了,带动能力势必也增强。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品质优秀的徽茶品类,为何产业难做大,主要就是缺乏有实力的企业支撑。作为特殊农产品,一个品类的茶叶必须有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塑造品牌。企业是市场竞争的直接参与者,强势的龙头企业无疑在市场中具有更大的发言权。

作为产茶大省,我省目前亟需有实力的企业来发挥带头作用,如何做大做强龙头?我省前不久发布了推动茶产业振兴的意见,提出“鼓励有实力的茶叶龙头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产销集团”“支持黄山、六安等市和岳西、石台等县开展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率先打造一个综合产值超350亿元的茶产业集群”。

程劲松坦言,目前最大的难题是资金。企业已有的加工生产线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但缺乏资金不能上新线。此外,在茶旅结合等方面也想做一点努力,也受制于资金,进展较慢。采访中不少企业表示,希望真金白银的投入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以提高徽茶整体影响力。对此,我省已提出,要加大茶产业发展用地、项目资金、金融保险等要素支持力度。省级每年统筹安排茶产业发展资金不少于2亿元,在重大支农项目布局时加大对茶产业和茶叶主产县的倾斜力度。

打破思维局限 拥抱年轻群体

商场博弈,近年来“得年轻人得天下”的态势愈发明显。“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逐步增强,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事关我省茶产业的未来。

黄山人闵少锋经营茶叶多年,从在茶城开店到开起网店,深感其中不易。“茶城都是大宗买卖,一笔生意几百斤就出去了。网店不一样,直接面对散客,而且年轻人多。”他告诉记者,2017年网店开张,走了不少弯路。“一开始思维方式没转变过来,还跟在茶城一样,一盒装1斤茶叶,包装盒也普普通通。很快就发现路子不对,慢慢调整外包装、单盒克数、详情页面设计、广告语等。”闵少锋说,如今网店年营业额大约3000万元左右,30岁左右的青年人是主要客群。

记者留意到,已经有不少茶企业有意识地把目光投向了年轻人,但苦于不得章法。闵少锋也坦言,不少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本身是个茶农,很懂茶叶,却不怎么懂市场。“不少从业者还是传统思维,不懂如何做市场,你看抖音上,江浙不少地方都拍视频做宣传,我们却很少有,这也是我最近在摸索的,希望能把短视频做起来。”

抓住年轻人的心,首先要了解年轻人。比如,诞生于黄山的小罐茶就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它的成功“出圈”正是基于对年轻人心理的了解,主动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小罐茶利用精美“小罐”,颠覆了以往传统卖茶思路,将传统按斤卖的茶叶进行包装后按克卖;其打出“0基础喝好茶”的口号,在罐底标注冲泡提示,介绍每一次冲泡的时间,打破了新手的消费障碍。《2020天猫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指出,传统的散装茶更加受到“80前”的人群的喜好,“80后”“90后”更加喜欢独立小包装的茶品。独立小包装携带更加方便,也更加容易分享和传递。

年轻人勇于尝试,喜欢新鲜事物。发展茶叶相关的衍生产业,创新茶叶类产品,也是可尝试突破的路径之一。记者搜索相关产品发现,不少传统茶企推出加茶冰淇淋、加茶巧克力、花草茶、水果茶等新品。霍山县抱儿钟秀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对当地特色夏秋茶黄大茶进行开发,推出特色茶饮。抱儿钟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契合当下年轻人追求健康、低糖理念,如今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等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热销。

记者在走访中留意到,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发展茶产业,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徽茶发展带来了新活力。祁门县返乡创业的江雪霞在祁门红茶的基础上,以野生箬叶和谷雨时期香螺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粽茶,外形好似一颗粽子。去年全年卖出了35万颗粽茶,成为深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的“网红”。任何一个传统的产业,都是在适应时代变化中步入新生,期待在求新求变中,有更多人爱上喝徽茶。(本报记者 史 力 彭园园

    相关新闻
数读“五一”“皖”美消费活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