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魅力安徽
《魅力安徽》专版(俄罗斯《龙报》第130期)
来源: 2021-07-16 19:04:26 责编: 刘东伟


《魅力安徽》外宣专版由省政府新闻办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安徽商报承办,在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和俄罗斯《龙报》均为每周出版一期。

《侨报》、《欧洲时报》和《龙报》分别为美、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众的华人主流传媒。该专版旨在扩大安徽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树立安徽良好形象,服务安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宿州市把创新驱动作为跨越发展的第一抓手 不断创优营商环境

聚焦一体化 激发新动能

“企业从江苏省徐州市迁至宿州市,厂区面积扩大了,生产线也升级换代。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成功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产品。 ”近日,安徽天维拓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对记者说,现在公司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已与“徐工集团”“三一重工”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宿州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跨越发展的第一抓手,发挥比较优势,创优营商环境,努力与沪苏浙精准对接、等高对接、全域对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下好毗邻“关键子”

带活经济满盘棋

在九洲龙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一批臭氧设备装车运往扬子江药业、蒙牛等大型医药、食品企业。

这家企业原设在徐州市泉山区,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现在已经搬迁到宿州市埇桥区的宿徐现代产业园,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臭氧设备生产企业。

宿徐现代产业园是宿州和徐州两市共建的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与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为一体。作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园区积极参与徐州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建设,加快形成互融互补、协同协作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园区现已入驻企业 128 家,其中规上企业 52 家,高新技术企业9 家。今年一季度,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10.67 亿元。

打造千亿物流园

产业发展增后劲

近期,在第 31 届 A 级物流企业授牌会暨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宿州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国家级物流枢纽工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目前,宿州市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近年来,宿州埇桥区依托宿徐区域交通中心枢纽优势,集群布局,在符离镇打造千亿元级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解决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和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目前正有序推进“一港十中心”,即宿州国际陆港、宿州铁路货运物流中心、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中心、区域电商快递分拨中心、多温层冷链加工物流中心、轻纺鞋服国际物流中心、板材建材物流中心、车联网与绿色物流中心、国际特色商品贸易展示中心、智慧物流大数据应用中心、智能制造与供应链集成创新中心建设。

锚定发展新坐标

擘画未来新蓝图

数字经济步伐加快,传统产业赋能升级,石墨烯、量子通信、阿里巴巴智能新制造等国际前沿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宿州市抢滩科技创新风口,精耕细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推进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向农业等传统产业延伸,努力打造皖北区域辐射力更强的科技创新策源中心。

“十四五”开局之年,结合地方实际,宿州市精心谋划,确立了“一城两区三基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一城”即皖苏鲁豫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两区”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三基地”即长三角数字经济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宿州市以创建国家级云计算大数据基地为引领,以阿里宿州犀牛新制造、腾讯宿州未来城、华为公有云为突破,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正在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以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产业带为引领,建设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特色产业带,力图打造长三角区域数字农业标杆城市,形成千亿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何雪峰)


界首市“大黄竹编”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日前,阜阳界首市“大黄竹编”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这是阜阳市获得的第14 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通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促进特色行业发展。

大黄竹编历史悠久,工艺精巧,风格独特,在界首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园地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种。成功注册“大黄竹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将更好保护“大黄竹编”品牌,发挥地理标志品牌效应,提升大黄竹编产品附加值,发挥竹编产业优势,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阜阳市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4 件,包括临泉老集生姜(2 件,类别不同)、颍上大米(2 件,类别不同)、太和香椿、界首彩陶、会龙辣椒、阜阳葡萄、颍泉草莓、颍泉葡萄、口孜大蒜、枣树行玉铃铛枣、界首马铃薯和界首大黄竹编。(徐风光 朱小平 秦克胜)


芜湖市打造机器人产业高地

位 于 芜 湖 机 器 人 产 业 园 区 的埃 夫 特 智 能 装 备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一片 繁 忙, 一 台 台 机 器 人 不 时 挥 舞着“ 手 臂”, 在 接 受 测 试 后 装 运交付客户。

“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将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电、航空、机器人、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等产业,这无疑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埃夫特机器人总工程师肖永强说。

在自贸试验区这个舞台上如何迎接挑战,创新发展?肖永强信心十足地说,还是靠自主创新。十多年来,埃夫特正是以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为突破口,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新兴技术研发、开展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力,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成功收购意大利 CMA、EVOLUT、ROBOX、WFC 公司,填 补 了 喷 涂 机 器 人 方 面 的 技 术 空白,跻身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

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机器人产业也将面临激烈竞争,埃夫特已经做好准备,就是要提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自主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工业机器人整机的毛利率水平,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发力,发展智能喷涂、智能打磨等先进技术,加强不限车型的超柔性线技术、云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就在前不久,埃夫特旗下广东埃华路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与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航空航天领域机器人的开发应用,力争在消费级航空航天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借助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东风,我们有信心依托科技创新,让‘安徽造’机器人长袖善舞,书写新的发展篇章。”肖永强说。(沈宫石)


淮南市:“特色”牵线 产业成链

盛夏时节,淮南市寿县双桥镇袁郢村的寿县农缘种植专业合作社,68 亩“8424”西瓜迎来大丰收。记者看到,合作社负责人程勋文和乡亲们一起采摘西瓜,还有人在清除杂草、松土,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今年还将投资 40 万元建个冷库,再流转 30 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程勋文一边忙活着,一边介绍说。

自从流转 100 亩土地,程勋文便开始了种植大棚蔬菜和水果,除了日常的西瓜、辣椒、芹菜,今年又种植了 10 亩“羊角酥”甜瓜。作为村里的致富能手,他给周边 20 多名群众提供了岗位,每人每年增加收入 1 万元左右,帮助 10 余户脱贫户种植了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淮南市寿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等多途径推动,加大新型经营主体与脱贫户的对接,建立起主体与脱贫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提供“菜单式”培训,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如今寿县已有各级示范合作社 196 家、家庭农场 73 家。

在双桥镇孙厂村,孙自元、孙全昌父子俩的养猪场规模已是越来越大。正在忙着照料刚繁育出的猪仔的孙自元说:“有了 5 万元小额信贷和 8000 元特色种养业奖补的产业扶贫政策帮助,我的养猪场已有600 多头生猪了!”

近年来,淮南市寿县各地发挥资源优势,做足产品特色,培育具有地方特色、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2020 年,寿县新增土地流转7.24 万亩,累计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7 万亩,新增国家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1 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 9 家、省市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 20 家、“三品一标”产品 34 个。目前,寿县已建成 20 万亩稻虾养殖基地和以双桥镇、涧沟镇为核心的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以板桥为核心的百万羽皖西白鹅养殖基地,以炎刘为核心的年出栏 2000 万只“老乡鸡”产业基地,以瓦埠湖、安丰塘等为核心的生态渔业养殖基地,以淮淠河生态经济带为核心的 5 万亩蔬菜生产基地等。 (柏松 余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