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评论
安徽日报|“办不成事”窗口带来什么启示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5-11 17:03:30 责编: 武静

■ 刘 振

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近期河南、北京、江苏等地政务服务中心相继设立“办不成事”窗口,针对群众和企业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开辟专门处理渠道,破解“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这一放管服改革的痛点和难点。

客观地说,经过多年放管服改革,各地政务服务窗口大多规范运行,绝大多数办事者都能少跑腿、办成事,改革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要看到,总有一些办事者所办的事项因为历史原因、政策调整、社会变化等,处理起来相当棘手,一时半会难以解决。有的“办不了”,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或政策;有的“很难办”,比如缺少某些关键材料;有的“不给办”,存在个别办事人员怕麻烦、怕担责等情况。譬如,社保金没有按时年检不能正常发放,养老保险查不到多年前缴费记录无法接续转移,公司营业执照过期无法在网上申请业务,等等。

这些办不成的事,看起来可能是小事,搁在办事者身上件件都是大事。按正常程序可能办不成,但倘若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办不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能不能办得成?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无止境,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在切实行动中。事实证明,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做足功夫、想尽办法,以往办不成的事也能办成。“办不成事”窗口提升了百姓办事的便捷度、友好度,还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普通窗口办不成的事,还有“办不成事”窗口兜底。“办不成事”窗口真能办成事,带来不少启示。

办实事重于走程序。以往,群众办不成事往往因为材料不全、证明难办,被挡在程序这一关。规范程序固然重要,但倘若以程序为借口敷衍塞责,或要求办事者去开“奇葩证明”,实质上就是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推卸责任。“办不成事”窗口之所以区别于普通窗口,正在于超越“程序思维”,把办实事放在第一位,不是纠结于“死”的制度,而是灵活运用方式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不是把难题推给群众,而是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破除办事难的隐形壁垒。例如,南京吴女士因房东未到场,无法办理住房补贴手续,在“办不成事”窗口协调下,通过视频连线房东的方式顺利解决问题。办实事重于走程序,并非破坏规则,而是在确保“主体正义”前提下,以可以理解的变通方式把应办的事办好。

听意见还须抚人心。群众按正常程序办不了事,可能窝着一肚子气去找“办不成事”窗口,倘若经过协调沟通能解决,当然皆大欢喜,但实事求是说,每一起办不成的事原因各不相同,“办不成事”窗口并非万能,更不能违规办事。确实办不了的,要做好解释疏导,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简单回答“政策不允许”“条件不具备”等。将心比心,善于倾听,让群众的不满情绪得到宣泄和排解,不能让他们带着一肚子气离开。在此过程中,也要听取意见建议,畅通反映渠道,让“办不成事”窗口成为群众意见的收集窗口,找到为民办事的不足与短板,以利今后更好地解决问题。

解个案更要优环境。“办不成事”窗口不但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也是对政务服务的检验与监督。同样政策环境下,为什么有的地方事好办,有的地方事难办?同样一件事,为什么“办不成事”窗口能办,普通窗口就不能办?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告知承诺代替“奇葩证明”,究竟有没有落实到位?政务服务流程、机制存在哪些漏洞和短板,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值得政务服务工作者自省,也需要相关部门逐步总结经验,梳理共性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创新机制等,真正优化环境、改进服务,最终让“办不成事”窗口不但办成事,还要尽可能让群众少遇到“办不成的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