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故事”外的故事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6-12 15:07:48 责编: 徐文娟

这个题目是借用老朋友一篇文章的题目。本来是我的拙著寄给他,老先生一高兴写了篇文章,就是这个题目。这一下勾起了我当年的许多思绪,于是才有了这篇短文。

拙著是《头条背后的故事》,当然要说说头条产生的前前后后。这背后还就有这位老朋友的智慧和激励。

在党报当记者,写好稿,上头条,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以说,不想上头条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不光记者想,报社领导、地方领导,还有部门的头头脑脑,都希望记者瞄准头条去努力。每次报社业务会上,大家谈论最多的,也是如何主攻头条的经验和趣事。

为此,在退休后的那几年,我就围绕过去几十年所发表的上百个头条,写了四十篇研究文章,在《新闻战线》连载后,又结集出版了《头条背后的故事》一书,引起各方面好评。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卢新宁欣然为之作序,称赞此书是“驻地记者的‘密电码’”。她说,头版头条是一张报纸的面孔和眼睛,而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更有其独特价值,是全党全国瞩目的一大焦点,发什么不发什么,都是很重要的导向。头版头条的重要意义,除了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之外,还表现为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本价值,甚至是记录时代的“历史文本”。

上头版头条确实很难,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更难,不过在我们看来,也许正因为难,我们才需要更强烈的“头条意识”,通过不断努力,追求进取,锤炼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厚度、反应能力和写作水平。《头条背后的故事》是在已发的大量头版头条里,选取其中的几十篇加以解剖,可以说每一篇的背后,都充满着独特的探索和深层次考虑,当然也有着太多的艰辛,以及令人难忘的故事。故事好多好多,这里仅选取与通讯员交朋友,出好稿、上头条的故事。

很多新闻前辈都有交新闻朋友的故事,他们也曾经谆谆教诲我们要好好交新闻朋友。我记住了这一点,也交了许许多多新闻朋友,最难忘的还要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起,这就要说到本文开头说到的那位老朋友。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刚毕业分配的青涩大小伙,一开始就在安徽日报驻宿县地区记者站当记者,也就是陈胜、吴广起义地的那个宿县。我很幸运,那时县里新闻科科长徐道峰,是位特别有新闻功底的老同志。他说自己是个“乡野土老冒”,但我觉得他有点子、爱琢磨,一来二去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常常在一起采访写稿。他是“坐地户”,城乡的方方面面都熟悉,工作起来比较方便,似乎所需要的情况都容易了解到。我们的采访本上时时滿满当当、应有尽有。最难得的是,说起新闻,从选题到采访,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在我的那间小小办公室里,有时在我家里,或其他什么地方,常常坐下来一起聊选题,磨主题,抠文字。

我们都坐得住,一聊就是半天,甚至一天、两天,一磨往往会忘了下班,抠起文字来,那更是没完没了。正是聊天聊出了很多好选题,磨出了很多大主题,也抠出了稿子的高质量。那时候,我们的稿子在省报上嘡嘡响地上,有时一年能有好几个头版头条,被戏称“头条专业户”,也正因为这么执著地聊、磨、抠,还拿下过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

后来,我调进人民日报社,成了党中央机关报一员。当时是既高兴又恐慌,恐慌的是一下找不到感觉,写不了好稿,上不了头条。还就是这位老朋友,又助推了我一把。我清楚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农民进入市场,一开始挺茫然;政府好像也不知咋做才好,给钱给物“垒”大户,却往往出力不讨好。对农民闯市场,是“推”还是“引”?新闻选题业务会上,报社老总意见,不能“推”,还是要“引”。为了抓好这个主题,我又到了宿县,还是和徐道峰一起采访,一起琢磨,很快写成了《引导农民唱主角》一稿,结果也很快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还获得报社好新闻奖。

这个头条成了《头条背后的故事》中的最后一篇,也是我最难忘的一篇。也就从那时起,我对上头版头条的信心和勇气越来越足了。

退休后,我虽然不再写“头条”,但琢磨新闻的心却没有退,人也没有闲着,除了写好《头条背后的故事》,还在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头条背后的故事》,为党的新闻事业继续作贡献。(刘杰

    相关新闻
荐读丨斯雄《六尺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