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如期而至,不仅让春意更浓,也让生态文明新风吹得更劲——
生态绿色,浸润人文精神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3-12 11:01:57 责编: 徐文娟

六安市舒城县“九一六”茶园。特约摄影 陈力

植树造林,绿色种进“心田”

阳春三月,新绿初绽。从淮北到江南,人们在大好春光里挥锹铲土、植树造林,为大地山川种下一抹抹绿。

全椒县十字镇汊河村,70岁的村民汤力趁着春风送暖,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种下了一排杨树、银杏树。一棵棵约两米高的树苗迎风生长。“每年春天,和汤力老人一样,许多人家要买几棵树苗来种。植树在我们这儿是大家崇尚的风气。”全椒县绿化办主任陈发军说。往南约两百公里之遥的泾县茂林镇茂林村,春节期间开展“我为汽车栽棵树”活动,倡导返乡的“有车一族”植树绿化家园。活动现场,大家铲土培实、提桶浇水。据悉,宣城全市开展的这项活动,是计划用5年时间,让全市60万辆燃油车车主,一人至少栽一棵树。

其实,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尤其是一些古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亲自实践,传为美谈。“杏林”一向是中医的代称,据说这一词语的来历真的是源于一棵棵杏树。相传,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乐善好施,他在隐居庐山期间,为贫苦百姓看病,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病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重症者栽五株,轻症者栽一株。几年光阴,他的房前屋后竟有十万余株杏树。每当杏熟,董奉用来换谷米救济贫民,所以人们称这片杏林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誉满杏林”来称颂医家。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在被贬任忠州刺史,他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买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可见其对树木的喜爱。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植树造林蔚然成风,不仅种下绿色树苗,还弘扬了生态文化。植树节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让大家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

歌颂自然,呼唤生态道德

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一个基础之问是大自然属于人类,还是人类属于大自然?环境危机重压之下,人们心中有了答案。

年逾八旬的安徽籍作家刘先平,是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在他看来,人们长期把大自然看成属于自己的财富,在“大自然属于人类”的误区中走得太久,直到大自然开始惩罚、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才重新审视与大自然的关系。审视的结果令人震惊:人类属于大自然,人只不过是大自然万千成员中的一员,必须扫除“惟人为大”的狂妄。“生态道德缺失,是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刘先平认为,法律和道德是一切文明的两大支柱。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以法律和道德形式,规范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却未形成系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行为规范。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和生态道德犹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文学最能触动人的心灵,用文学的方式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是我不改初衷的执着追求。”刘先平说。在他的推动下,歌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自然文学,40多年前发端于安徽,致力于呼唤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文学力量。在大自然文学中,人不再是万物之灵,不再是宇宙一切的主宰;在大自然文学里,不再只讲人性,同时也关注兽性、禽性、花草树木之性,人类中心主义不复存在,人与大自然的其它万千品类相生相荣。

“我希望用大自然探险奇遇,唤醒人类曾有的记忆,接通与大自然相连的血脉,接受生态道德的洗礼。”刘先平感言,在大自然中跋涉40多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因为只有生态道德才是维系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的纽带。只有人们以生态道德修身济世,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2010年,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由省政府批准并授牌。十多年来,该工作室创作出版了多部大自然文学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比安基国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编辑出版省社科重点项目《大自然文学论纲》、专题研究《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作研究》《呼唤生态道德——刘先平大自然文学作品评论选集》及《大自然文学研究》(第四卷),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自然文学美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大自然文学作家们,以文学作品承载着生态文化,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保护生态,需要你我参与

破解生态危机,构建生态道德不失为一剂良方。包括刘先平在内的不少关注环境、关注生态保护的人都认为,构建生态道德是漫长而艰难的,需要启蒙和培育。因而对自然的观察,就具有了另一种视角和另一种含义——观察实际上是在和大自然相处,是融入自然、相互对话交流的一种方式。探索的过程——通往沙漠深处的红柳、滂沱大雨中的小鸟、青藏高原毁香跳崖的麝、柴达木盆地盐湖的奇妙等等——往往比结果更有意义。

“生态道德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董军认为,生态道德为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推动形成优秀的生态文化,从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应是生态道德最基本的范畴。”刘先平认为,生态文明呼唤着生态法律的完善、生态道德的树立,从根本上消解环境危机。

日常生活中,围绕生态道德,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由我省相关单位编写的《生态道德读本》提出系列规范行为,如敬畏自然,认识和保护森林、湿地、沙漠、海洋生态系统,从节约、减排的角度爱护阳光、空气和水,爱护丰富多彩的野生动植物世界,维护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生物圈等。

刘先平表示,道德是一个人的品质、修养、不朽的精神;道德力量的伟大,犹如日月星辰。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树立,需要公众的参与和努力。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董军表示,生态环保,没有谁是旁观者、局外人。建设生态文明,就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护好每一片绿色,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本报记者 夏胜为

    相关新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挖掘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