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改革创新,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1-31 08:33:55 责编: 武静

2018年,我省紧紧围绕“努力使安徽成为全国最和谐稳定的省份之一”总目标,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全省平安建设总体呈现“基层基础更加牢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能力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据统计,我省十万人命案发案数连续9年保持全国最低水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7年和6年上升,连续15年没有发生特大案(事)件,平安建设连续9年全国先进,2017年度位居前列,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多元化解,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

今年1月1日,《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此前,《安徽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等规章已先后施行。这些法规的出台施行,有力推进了我省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

以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为目标,我省着力探索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扎实推进全省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全省97%以上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和一线得到有效化解。

去年5月,我省被确定为开展“访调对接”工作试点省份。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省信访局联合对开展“访调对接”工作进行部署。“访调对接”要求,坚持人民调解的“第三方”中立地位,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调解公正、合法、及时。信访人反映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可以调解的信访事项、其它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处理的事项等,信访工作机构都可以在信访环节,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

全省各地纷纷采取务实举措,有序推进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合肥市在联合接访中心筹建落实300余平方米的信访调解办公场所,安庆市在信访局接待中心成立了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聘用专职调解员和律师兼任调解员开展工作。各地信访、司法行政部门陆续建立起“访调对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研判预警制度、跟踪回访制度,做到情况互通、信息共享,分析并针对矛盾纠纷特点走势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对症下药”,并通过回访确保案件执行情况和社会效果。

除了“访调对接”之外,“诉调对接”“警民联调”和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也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大显身手。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设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111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城镇乡村和专业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为更加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各地还着力打造特色调解品牌。桐城市借助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将“礼让”“孝道”等文化融入矛盾纠纷调解中,创造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濉溪县设立临涣茶馆人民调解委员会,总结出“一杯茶”调解法……这些独具特色的调解方式,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双管齐下,从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入手

马鞍山邮政部门的“平安信使”协会,把每天走街串巷的千余名快递人员有效组织起来,既严把收寄验视关,又及时收集反映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去年累计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00余起。他们被称为治安信息的“千里眼”“顺风耳”、无处不在的“义务警察”。这是我省积极实施群防群治、推动社会治安防控的一个亮丽缩影。

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我省着力健全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面、城乡社区、内部单位和行业场所、公共安全、视频技术等防控网,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水平,促进了全省治安大局持续向好。

各地积极实施专群联防战略,积极探索总结推广马鞍山、蚌埠、铜陵等地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的新机制、新载体、新模式,尤其注重抓实“传统人力+现代科技”的新手段应用,丰富群防群治的方式方法、拓展群防群治的时空范围、扩大群防群治的力量阵容、提升群防群治的实际效果,努力推动群防群治传统方式与现代科技“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实现群防群治效能的最大化、最优化。

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交通秩序”等突出问题,各地积极制定完善管理办法,加大排查整治和督办力度,增强了防控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建立健全民意调查结果分析研判机制,善于用群众的视角反思和解决社会治安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切实加强治安防控的同时,我省加大了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黑恶势力犯罪问题为群众深恶痛绝。去年初以来,一场扫黑除恶风暴席卷江淮大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省上下重拳出击,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公安机关聚焦打击重点,强化提级管辖、异地羁押等措施,建立健全领导领办案件机制,有力推进案件侦破;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审查批捕起诉职能,对重大涉黑涉恶案件提前介入;各级法院严格依法裁判,彰显法治权威;省扫黑办加强重大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调度会商,对重点案件直接督办,确保专项斗争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入。全省共摧毁涉黑组织69个、涉恶犯罪集团339个,群众安全感指数升至96.91%,各类违法犯罪发案率再创新低,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强基固本,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

去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全力推进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全省各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建成并进行标准化改造,实现了一体化运作、实体化运行,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关口前移,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并涌现出蚌埠、马鞍山等一批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样板”。各级综治中心在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深化平安建设的过程中,我省着力补齐基层基础、社会共治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的整体水平,为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助力,服务管理能力再上台阶。以芜湖、亳州等市为重点,我省强力推动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开拓“互联网+社会治理”“互联网+政务服务”新路径新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安徽的靓丽名片,享誉全国。目前,全省16个市级社管信息平台共集成了827部门的9286类数据,实现了省级与16个市的综治业务网络联通和数据交换,达到了动态、实时汇集各地综治业务数据的目标。

为切实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协调推进全省社区建设,我省全面推进新型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形成科学、高效的社区工作机制,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并出台了《安徽省城市社区网格员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提高了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省还注重提升平安建设的软实力,进一步加强平安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具有安徽本土基因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挥其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作用。尤其是以加强见义勇为建设为着力点,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评选表彰了一大批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实现了16个市105个县的见义勇为组织全覆盖,我省见义勇为工作迈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为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我省还着力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创新奖惩措施,提升影响,推动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已先后八批对34个县(市、区)实行了重点管理,促进了突出问题的整改,提升了综治平安建设的水平。

    相关新闻
前沿调查| 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