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奋斗的经历,让人生更精彩!”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3-28 08:51:11 责编: 徐文娟


许启金(左)在讲解自己小发明的工作原理。

朱恒银(右)在研究室指导高效长寿命金刚石钻头研制。

周东红在工作中。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广大劳动群众指明了光明的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为广大劳动群众赋予了光荣的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了宝贵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时代,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砥砺图强70年,江淮大地各行各业涌现出无数优秀先进典型。许启金、朱恒银、周东红……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立足岗位追求卓越,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以奋斗姿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伟业,成为时代标杆和人们学习的楷模。

人生没有捷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今年全国两会,我提交的3个提案都被立案了!”3月22日,全国劳模、全国政协委员许启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北京回来的这几天,他一直在忙着向工友们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1982年,19岁的许启金成为皖北宿州市一名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只有高中学历的他,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全国劳模、全国道德模范,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还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人生没有捷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经历,让人生更精彩!”回顾参加工作37年来的奋斗历程,许启金深有体会地说。

在高压线上带电检修,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攀爬塔杆、高空作业,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意外,甚至触电伤亡。许启金却不怕苦不怕险,37年如一日坚守工作岗位,守护万家灯火。这份职业忠诚与责任担当的背后,是他对本职工作的深深热爱,“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只有煤油灯,最渴望的就是能在亮堂堂的电灯下看书写字。那时我就想,长大了要当一名电工。”

改革开放40年,国家电网发展日新月异。许启金意识到,要想当好一名电工,只靠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需要创新,要跟上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我的学历不高,是个半文盲,空身无技艺,何以报国家?”

“我喜欢学习,喜欢琢磨一些事情。”许启金说,早些年网络不发达,检修电路又不方便携带书籍,他就用小纸条抄下书上的知识点,装在口袋里,一有时间就掏出来学习,几年时间抄了几万张小纸条;为了设计一个上下软梯的保护装置,让工友们作业时更安全些,他钻书店、画图纸,在自家阳台反复实验,最终做成了防高坠自锁装置,获得了国家专利。多年来,许启金先后解决生产技术难题60多项,7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他所在的劳模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工作室。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许启金作为全国劳模代表受到接见,并向总书记作汇报。“总书记听了我的汇报,说我有钉钉子精神,这句话我一直牢牢记在心里,要一辈子坚持做到。”许启金说。

用先进的钻探技术,找到更多地下宝藏

“一腔热血,融进千米厚土;一缕微光,射穿岩层深处……”前不久,“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省地矿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恒银榜上有名。“这是党和国家对技术工人的重视,对地质工作者的认可。”朱恒银激动地说,自己将继续创新,用先进的钻探技术探寻更多地下宝藏。

“远看像是要饭的,近看像是拾破烂的,仔细一看是搞钻探的。”这是对钻探人的真实写照。朱恒银不忘地质工作者的理想和初心,在地质钻探一线奋战了43年,如今年逾花甲仍坚守在一线岗位,奔波在为国家找矿的道路上。

矿产资源等地下宝藏,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粮食”。“探寻地球奥秘,发现地下宝藏,必须靠钻探来验证。”朱恒银说,只有持之以恒地创新,才能在钻探行业持续领跑,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地下宝藏。

对于地质找矿而言,钻头行走的深度,往往代表着行业的高度。地下宝藏大多埋在深山里,钻探人用脚步丈量大地,常年吃住在野外,其中辛苦可想而知。“刚参加工作哪会儿,我们有时只能借住在老百姓家的牛棚里,在牛棚的地上撒点石灰,墙面用报纸糊一下,就能凑合好几个月。”朱恒银说。

一路走来,朱恒银将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的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深部岩心钻探的领跑者。他的很多创新成果,应用到国家深部找矿、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和北京、上海的地面沉降防治中,助力发现了金寨沙坪沟钼矿等多个大矿,产生了数千亿元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他还以师带徒,培养钻探工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名,带出一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行业能工巧匠、地质金罗盘奖等荣誉的优秀骨干人才。

“我们的目标是更深、更精、更快。”如今,朱恒银正率领团队研制新型能源勘探钻机,希望为国家深部找矿做出更多贡献。

把老祖宗的手艺和匠人精神传承下去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制作历史,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历时300多天、100多道工序,因其使用寿命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长的,又有“千年寿纸”的美誉。透过宣纸,人们可以真切感受一代又一代宣纸匠人至精至诚的工匠精神。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捞纸工周东红,正是这样一位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宣纸匠人。

一槽纸浆、一张竹帘,周东红与搭档抬起竹帘,在纸浆池中左边抄一下、右边抄一下,再将抄在帘床上的纸浆取下来,便是一张成形的宣纸。多年来,周东红捞出的每张纸误差不超半克,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大国工匠等荣誉。

“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周东红18岁开始拜师学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和纸槽为伴,不停练习捞纸技艺。长期从事捞纸工作,周东红的手因为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夏天腐烂,冬天红肿,“疼得钻心,天热时一天最少要用2管华佗膏。”

纸张越薄、越大,捞起来越难。为了做好一种名叫“扎花”的薄纸,周东红发着高烧仍坚持学习,一只手上插着输液针,另一只手仍忙着翻“典籍”、找资料,他看过的资料书堆起来有1米高。他还一遍遍地和搭档试验捞纸的力度、角度,参与纸浆浓度调配,终于将“扎花”制作成功。

被评为全国劳模后,周东红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传统造纸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他领衔“宣纸纸帖压榨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研究,通过电动泵和液压千斤顶的连接,改进纸帖压榨技术,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还增加了安全系数,避免了破帖现象。

躬身捞纸30多年,周东红捞纸近千万张,从普通农民成长为当地闻名的捞纸大师,把一个谋生的手艺,升华为一种情感、一份责任,“我希望把老祖宗留下的技艺,把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本报记者 贾学蕊

·记者手记·

奔跑中追梦,为家国建功

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各行各业的先进工作者,是广大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业绩,成就个人梦想,推动国家进步,也为我们描画出新时代奋斗者的最美模样。他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着更多劳动者对标榜样、见贤思齐,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辛勤劳动,不懈奋斗。科学家、工程师、快递小哥、环卫工人……每个人都是推动祖国前行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只要敢想敢干、敢于追梦,每个人都可以在宽广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可以为成就家国梦想添砖加瓦、贡献智慧和力量。梦想在前方闪耀,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相关新闻
省属企业前两个月营收同比增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