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900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哪些问题?各方如何助力破解?记者深入一线进行探访——
大学生求职 如何多方谋出路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4-27 09:21:33 责编: 刘东伟

“有几家医疗器械公司给我发了offer,但我觉得自己不适合营销工作,还是想在医院做一名康复治疗师。”

——安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专业大四学生谢晨

“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待业,直到最近才安定下来。”

——安徽大学2020届毕业生小汪

人数创新高 求职“备战”早

离毕业还有2个月,安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专业大四学生谢晨的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早在去年暑假,谢晨就踏上了求职之路,在网上投简历,到处参加招聘会。

谢晨觉得,在医学领域,自己的专业偏应用型,继续读研进修没太大必要,所以很早就决定本科读完就参加工作。谢晨的愿望是进公立医院,成为一名康复治疗师。不过,“现实很骨感”,一方面,大城市的公立医院招聘门槛较高,私立医院工作又不稳定、待遇难保障;另一方面,基层医院有的没有康复科,有的虽然开了康复科,但工资待遇过低。“有几家医疗器械公司给我发了offer,但我觉得自己不适合营销工作,还是想在医院做一名康复治疗师。”求职有难度,但谢晨没有放弃。她告诉记者,五一前外省还有场招聘会。“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去试一试,车票已经买好了。”

教育部给出的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人数为909万,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仍未退去,部分2020届毕业生仍处于待业状态,不得不与自己的学弟学妹们一同竞争就业机会。“我在招聘会碰到很多去年毕业的学长,他们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看起来更着急。”谢晨说。

安徽大学2020届毕业生小汪就是在毕业近一年后才找到工作,前不久她通过事业编考试,成为合肥市某街道的一名综合办事员。“从2019年下半年就开始准备找工作,不过疫情的发生打乱了我的求职计划,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待业,直到最近才安定下来。”虽然经历了一场“持久战”,小汪还是很庆幸最终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二战’考研、‘慢就业’甚至不就业情况明显增多。”安徽理工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田中良告诉记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社会上工作岗位整体需求还是有所减少的,再加上去年就业市场未能充分消化上一届毕业生,使得2021届毕业生求职压力倍增。

“实习坚定了我未来的职业方向,我会在电商行业一直做下去。”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陶梦杰

“我个人更倾向于体制内的工作,工作比较稳定。”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生王科全

择业多求稳 偏爱体制内

工作不好找,难免让不少毕业生心生焦虑。不过,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陶梦杰对自己的未来却充满信心。

陶梦杰的专业是汽车检测,但他对电商更感兴趣。大学最后一年,他一直在学校与安徽孟森科技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平台中进行实习锻炼。今年3月份,他运营的淘宝店铺销售额达到35万元,平均一天1万多元。“实习坚定了我未来的职业方向,我会在电商行业一直做下去。”陶梦杰打算毕业后开一家网店,真正开启自己的电商事业。

近年来,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短视频制作、直播经济等新领域,成为不少年轻大学生热衷的新职业选择,为毕业生灵活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了空间和渠道。安徽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措施》也提出,“大力支持更多新就业形态发展,加大新职业推广和应用力度,加快研究制定平台就业劳动保障政策,统筹运用就业补助资金和其他稳就业、保就业资金,保障灵活就业扶持政策落实落地。”

不过,经历疫情后,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不少毕业生找工作时的首要考虑。

“我个人更倾向于体制内的工作,工作比较稳定。”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生王科全对记者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参加了国考、省考、事业编、银行等多场考试,几乎是逢考必考。虽然结果都不理想,但还是要坚持考下去,眼下他正在准备今年的事业编考试。王科全发现这两年专心备考公务员、事业编的人比往年明显增多。“疫情影响下,大家更加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公务员、事业单位有编制,即使是疫情期间,待遇也有保障,基本上没受到什么影响。”

“当前鼓励灵活就业和创业,但毕业生反响一般,学校的很多工作也仅仅停留在政策宣传上。”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宋春华说,对于灵活就业,不少毕业生觉得不稳定,父母也认为很多新职业前景难保障。“毕业生是否能够灵活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和个人意愿,学校能做的只是把政策宣传好,有意愿的学生,学校会积极支持提供帮扶。”

“这两年,学校下功夫促进学生就业,为学生保驾护航。”

——安徽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田中良

“学历、经验以及学生的就业观念都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学校必须得做好相关就业工作。”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尹宗平

全员来参与 服务全方位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我省相关部门出台措施,通过拓展就业岗位、挖潜就业渠道、完善市场化就业服务机制、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等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多管齐下让大学生求职路更顺当。

“这两年,学校下功夫促进学生就业,为学生保驾护航。”田中良介绍。为帮助毕业生就业,安徽理工大学建立了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学校统一部署、学院组织落实、班级具体实施,推动形成学院党政共管、各系协同配合、毕业班辅导员抓细抓实的工作机制。

凭借这一机制,安徽理工大学打造全员参与的就业“立体交互平台”,积极促进学生、家长、老师、校友、用人单位共同参与促进就业;利用“互联网+就业”手段,多元化拓展就业市场;实施“百千万”工程,即举行百场专场招聘会、联系千家用人单位、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夯实线下就业招聘渠道。同时,建立“六大去向”群精准对接,即建立国内升学群、出国留学群、公务员群、事业单位群、国企群、其他企业群,确保学生毕业后也能获得学校就业服务。

“学生就不了业,学校其实更着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尹宗平坦言,由于专业、学历受限,专科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学历、经验以及学生的就业观念都影响学生的就业状况,学校必须得做好相关就业工作。”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提升就业质量,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推行“一体双轮两翼”就业育人模式。具体来说,“一体”就是学校牢固树立主动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通过发起成立的合肥市职教集团和合肥市创业就业联合会的平台,主动对接合肥发展需要;“双轨”就是推动专业融合地方主导产业、院系与重点企业深度对接并轨,立足合肥,围绕“芯屏器合”重点产业对标调整学院专业;“两翼”就是学生发展诊断与改进、专业技能创新并行。

(本网见习记者 朱茜 李明杰)


    相关新闻
黄山市立行立改太平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