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成就巡礼·六安篇|红色六安 绿色振兴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6-10 08:47:31 责编: 刘东伟

金寨县光伏扶贫项目。(资料图片)

六安地处大别山,是著名革命老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红色”构成了六安最大的底色。近年来,六安人民大力弘扬老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红”“绿”融合,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积极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奋斗的姿态在绿色振兴的大道上奔跑。

提高“绿色门槛”

保护良好生态

漫步六安城,一块块绿地碧草如茵、林木蓊郁。老淠河,新淠河干渠碧波荡漾,六安城绿水环绕,这座江北之城有了几分江南水乡韵味。 2012年,六安就荣膺“全国园林城市”称号。

保护好生态是绿色崛起的根本。近年来,六安市集中整治了五大水库流域的河流,全面划定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水源地污水截留工程,确保大别山清水常流,清水永在。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六安市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河长湖长体系,河湖管护得到加强,河湖水质持续向好,河湖生态明显改善,大别山清清绿水注入淮河长江。

作为一个工业欠发达地区,六安对发展工业孜孜以求,但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引资项目坚决否决。该市对新上项目提高“绿色门槛”,对存在环保隐患的工业项目该搬的搬,该停的停。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生态县,霍山县在2012年就关停了佛子岭水库上游所有可能产生污染源的工厂。

六安市委、市政府特别强调,发展工业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宁可少上一个项目,少一点GDP,也不能对青山绿水造成一点破坏。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程。该市从修改规划着手,努力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科学布局。

搭建四大平台

夯实发展基础

为了让绿色发展战略落地生根,形成有力的工作举措和具体的工作抓手,2014年以来,六安市委、市政府构建绿色产业体系,陆续提出“六安茶谷(一谷)、淠淮生态经济带(一带)、江淮果岭(一岭)、西山药库(一库)”绿色发展四大平台,并将之确定为老区绿色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增长极。

金寨县油坊店乡“茶谷”一角。六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六安茶谷建设成就斐然。截至2020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到75.46万亩,干毛茶产量达到3.4万吨,一产产值达到33.6亿元,综合产值达到122亿元。茶谷区域脱贫人口22.6万人,年人均增收超1200元。六安茶谷沿线各景观节点,已成为大别山最佳旅游目的地。

2015年开始建设的淠淮生态经济带,宛如一条绿丝带环绕在皖西的腰部。截至2020年底,淠淮沿线稻虾综养面积达105万亩,仅此一项,可让经济带地区百姓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沿淠蔬菜累计播种面积153.31万亩次、产量266.29万吨,产值71.30亿元;皖西白鹅饲养量达1420万只,占全省白鹅饲养量的四分之一,综合产值达62亿元;构树产业化面积5000余亩,亩产产值达2400元、以构树为饲料的猪每头可净增350元至400元收入。现在沿淠沿淮各类产业有商标300余个,其中拥有注册虾田稻米商标58个、稻田虾商标32个,霍邱龙虾已经全国闻名。

2017年8月,六安正式提出“江淮果岭”建设,截至2020年底,“江淮果岭”水果产业面积31.1万亩、产量33万吨、一产产值25亿元、综合产值50亿元。昔日的荒岗野地,现在已成盛产红桃、葡萄、猕猴桃等果实的“花果山”,“江淮果岭”区域年人均增收1500元,已成网红打卡地。

2017年开始建设的“西山药库”也取得良好成就,截至2020年底,“西山药库”区域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9万亩,产量20.1万吨,一产产值70亿元,综合产值106.6亿元。“西山药库”建设直接从业人员11.3万人,核心区户均年增收近2万元。目前,“十大皖药”产业示范种植基地建设单位增至30家,其中2家获批国家科技部“生态种植示范基地”。

六安“四大平台”不仅是产业平台,更是产业融合平台,“四大平台”与农旅、采摘、观光、研学、体验、养生、美食等相结合,迸发出勃勃生机。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全面振兴

六安市出台政策,加大对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4.3∶36.3∶49.4。

该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到38.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31.4%,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250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件,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现已建成博微长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应流集团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企业技术中心5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工程(重点)实验室4家、院士工作站2家。

六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5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13个。目前,有9个红色景区(景点)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1条线路成为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新增万佛湖5A级景区,4A级及以上景区达到26个。

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产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欧菲光安徽精卓、应流小型涡轮发动机、嘉悦新能源、迎驾野岭产业园、富春智慧物流等一大批高新产业标志性项目顺利实施。

2020年,六安全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工业用电量增长28.2%,均居全省第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均居全省第3;GDP增幅居全省第4。

进入新发展阶段,六安市正锚定“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全力打造“一区四地一屏障”,即: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绿色振兴新高地、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示范和康养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本网记者 张大鹏)

创新驱动工业转型

一台普通汽车一半大小的全自动机器人,只需要从路面驶过,就能精准地检测出道面的表观病害、内部隐形病害乃至地下数米深的管网覆盖情况,这样全球技术领先的机场、公路道面健康机器人就是在六安生产制造出来的。

舒城县杭埠镇工业园。六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六安市金安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车间的中央摆放着一台正在组装的道路检测机器人,几名技术员正围在机器人四周安装传感设备。

“这是机场定制的道路检测机器人,还有半个月就要交付使用了,这已经是我们公司今年3月投产以来交付的第5台道路检测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桂杰向记者介绍说,公司虽然年轻,但已经研制出道路病害检测机器人系统、船型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爬索检测机器人系统等8个系列的机器人,面向公路、隧道、桥梁等道路设施进行健康状态评估、病害精准检测等服务。

机器人制造只是老区工业转型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六安市以推进制造强市为重点,以绿色发展为取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

2019年六安在全省率先出台《六安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及一揽子配套政策,5G基站建设、5G工业项目、5G+工业互联网示范整体走在全省前列;2020年六安市又在全省率先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布《六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出台全省第一个专项支持政策,建成第一个燃料电池工厂、第一座加氢站、第一条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以及全国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万套级电堆生产线。

汽车梦、钢城梦、航空梦、光显梦……这一个个梦想让老区工业焕发出全新生机,六安市如今已形成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采矿冶金(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十三五”期间,六安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59户,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户。(本网记者 袁野)

旅游成为亮丽名片

作为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是六安旅游的特色之一。加上生态良好,绵延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仿佛一条玉带将大山间一处处景点串联起来。

霍山县太阳乡船舱花海,游人如织。六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大山深处的霍山县磨子潭镇宋家河村,不论平时还是假日,总是少不了游客的身影,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争相在该村“天空之镜”这一“网红”景点拍照打卡。正是新茶上市的时节,意犹未尽的游客们纷纷挎上竹篓,在茶园中体验一把采茶的愉快。

又何止是宋家河,万佛湖、天堂寨、白马尖、大裂谷、横排头……大别山的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予六安的瑰宝。该市着力打造南部大别山红色生态与地质遗产型、中部现代滨水城市休闲型、西北部特色农业观光与淮河风情体验型“三大旅游板块”。“十三五”以来,全市共谋划各类旅游项目900多个,总投资1500亿元,已建旅游项目520个,累计投资650亿元。

六安拓展乡村旅游扶贫渠道,全市拥有国家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个,省级旅游小镇5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36个,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8个,拥有各类农家乐1000多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50家,乡村旅游已累计带动约10万贫困人口脱贫。

“五一”期间,马鬃岭下的金寨县大湾村热闹非凡,山村里人头攒动,老屋、新村、古树、茶园之间处处是游人。当地的汪家老屋是最负盛名的景点,老屋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是六安六区十四乡苏维埃政府所在,游客们徜徉其间,了解革命年代的烽火岁月,也感受到了今昔的巨大变化。

经过多年打造,六安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建成了一批颇负盛名的红色旅游景区。目前该市有1条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六安—金寨—霍山),形成3条全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舒城县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皖西烈士陵园、裕安区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霍山县诸佛庵镇革命遗址、金安区张家店战役纪念馆等9个红色景区(景点)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如今,六安市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共有4A级及以上景区26家,其中5A级景区2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旅游强县4家。“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约2.3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800亿元。(本网记者 袁野)

    相关新闻
政协第十二届安徽省委员会有关人事任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