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守护碧水青山 共享生态福祉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1-16 09:12:35 责编: 徐文娟
0
郑重声明:1、凡安徽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安徽新闻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安徽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陈怡委员: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发展,要统筹规划绿色产业链,布局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区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简单地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要“跳出环境看环境”,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通过高质量规划绿色产业价值链,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实施产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

创建生态文明安徽样板

朱谦委员:建立国家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省现已全面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度,在全国形成良好的改革示范效应,但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建议规划建立大别山国家公园,并以此为依托,打造生态文明的安徽样板,进一步扩展林长制改革成果,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

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沈松代表: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以生态保护倒逼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简单地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要“跳出环境看环境”,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应普及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

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

陈怡委员: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发展,要统筹规划绿色产业链,布局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区域。以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通过高质量规划绿色产业价值链,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实施产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依据城市间产业链分工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产业链环节的区位指向性特点,将绿色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布局在不同的城市中,形成城市群内区际绿色产业链,形成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区域。

打造基层环保“铁军”

钱丽萍代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打造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要重视和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适度增加人员编制,逐步提高基层人员待遇。切实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环保监管职责,加强部门间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基层环保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在线”状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以严实的作风,担当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本报记者 聂扬飞 柳文)


“第一动力”驱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