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教育
以改革创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来源: 新华网 2018-10-24 13:38:24 责编: 余宏博

据新华网报道 9月中旬,科睿唯安公布了2018年9月ESI最新数据,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首次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成为该校继“植物与动物科学”之后, 第二个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的学科。

近两年来,学校科研经费连创新高,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在《美国科学院院报》《自然》以及《自然通讯》发表3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e只鱼”团队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三创赛”总决赛中包揽5项大奖,获得全国特等奖……

办学成绩全面开花的背后,是该校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成果。安徽农业大学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以乡村振兴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作为改革的“指南针”,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治理结构改革作为事业发展的“发动机”,以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为改革成效的“度量尺”,不断推动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以大刀阔斧的综合改革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双创教育”培养安徽乡村振兴生力军

2014级水产专业的尤昆刚毕业,就注册了“石木源”商标,开始创业之路。大一刚进校,原本他对专业“不太感冒”,没想到在实验室跟着学长学姐做实验后,对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又成立了兴趣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创业比赛。大三的时候,学校成立了创客空间,尤昆的团队第一批入驻。几个小伙伴凑了一万多元,成立了安徽瀚野生物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开始创业实战。跑市场,谈客户,一个多月下来,就收回了成本。随后,尤昆带领团队顺利通过“三创赛”省赛,并在全国赛中获得特等奖。

尤昆的经历在该校非常具有代表性。为培养“一懂两爱”的毕业生,该校以“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学生量身打造了“双创”发展通道,让学生们都拥有了“双创”基因。

“创新型”人才就是要“顶天”,站在农业科技最前沿,按照精英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创业型”人才就是要“立地”,站在“三农”工作第一线,培养专业实践技能强的应用型高级农业技术专门人才。

该校校长程备久教授说,“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就是为了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为安徽乡村振兴培养一大批源源不断的青年生力军。

为此,学校在全国较早提出“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全省率先启动学分制改革,配套实施小学期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构筑全方位育人平台。

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校实施了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导师助学计划、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科研创新计划等。该校每年都会选择5%左右的优秀本科生,按照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在有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重大项目支撑的专业建立导师助学机制,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2014级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程曦同学,在校期间在SCI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他把这归功于学校实施的“导师助学计划”。在导师指导下,从大二起他就开始接触科研工作,“除了课堂时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有了科研的实践,他慢慢接近自己的奋斗目标——成为“三农”工作的领军人才。

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该校陆续实施了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未来企业家精英班、卓越农艺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爱农杯”大学生实用技能竞赛、“兴农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及科技作品大赛等,大力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赵九梅是青年农场主班毕业生,从2016年到巽风湖园区创业孵化,到如今成为园区的带头人,“刚来的时候跟工人说话都脸红,安排工作两眼一抹黑,不知道从哪入手。”在农业创业的实战中,昔日的“弱女子”变成了精明干练的“带头人”,2017年她带领团队实现营收200多万元,带动周边20多户贫困户脱贫。

近三年,学生在创新创业类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0多项,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试验计划项目150多项、省级项目220多项。依托创业项目注册成立公司近百家。

“协同创新”构筑安徽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历经十年攻关,今年四月,该校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茶树基因组研究团队联合相关研究机构发布了中国种茶树全基因组信息。业界评价:这项研究成果是茶叶界令人振奋的大事,注释出基因组组装的完整性和质量远高于现有同类已测序物种组装水平,将对茶学的生物学研究、推动茶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地方农业院校,如何找准科学研究的方向和突破口,以创新引领农业产业发展,是学校始终聚焦的核心。在办学实践中,学校以国家和地方“三农”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一流平台、一流团队、一流项目、一流成果、一流服务”为目标,聚焦“双一流”,聚力“高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人才平台学科“一体化”协同创新工程,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创新能力跨越式提升,构筑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

学校坚持人才平台学科“一体化”,每年设立不低于4000万元的专项经费,大力实施协同创新工程,按照“定目标、选学科、明方向、设岗位、组队伍、配资源”的程序,有组织地引导人才、平台、资金等各类创新资源向目标群体或团队聚集,推动资源协同、组织协同、管理协同,形成“指挥有序、团队作战、装备精良、保障有力”的创新局面。

“人才平台学科‘一体化’与创新平台建设‘实体化’相得益彰,推动科技创新由‘单兵战’转向‘兵团战’转变,形成了平台聚人才、人才强学科的良性循环。”程备久说。

学校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了以农林与生命学科为核心的九大学科群,建成国家、省部、学校三级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围绕茶业、小麦、玉米、奶业、家禽养殖、水产、蔬菜、蜂业等安徽主要农业产业和特色产业,聚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创新团队。

为增强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源”,学校积极推进“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奖惩并举”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建立了“以指标引导人、以标准激励人”的科研考核指标,形成以产出为导向的目标考核体系,注重培育大项目、大成果。

一位学院负责人介绍说,“在高水平成果和产业需求的鲜明导向下,教师从事科研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实验室搬到了‘试验田’,催生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快速产出。”

近三年来,学校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屡创新高,年度经费保持2亿元以上,稳居全国高校科技经费排行榜100位左右、省属高校第1位。2017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12项,国家基金50项,国家三大科技计划经费排名全国高校第84位、省属高校第1位;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7项。

“大别山道路”助推安徽乡村振兴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造就人才、改良农业、救济农村”的创校使命,走出了一条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大别山道路”。

从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到美丽乡村建设,从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建设到安徽乡村振兴,“大别山道路”一走就是30多年,成为该校鲜明的特色办学之路。

在科技开发大别山中,学校先后有300多名教师参与,培训学员100多万人,大别山区八大支柱产业有六大产业是该校直接参与开发的。

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学校先后与全省46县(市、区)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与720多家省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7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围绕粮食安全、畜牧业发展、区域治理等农业产业发展重大战略行动,组织团队,联合攻关,为安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批为契机,推动“大别山道路”升级深化。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服务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对于农业大学来说,关键是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解决好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该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承祥说。

为此,在研究发达国家农业推广成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实际,同时结合学校30年走“大别山道路”的经验,安徽农业大学探索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机制和“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形成了“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联大户、大户带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

2013年,学校与金寨县合作共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别山综合实验站,联合组建了茶叶、毛竹等十大产业联盟,共同成立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选派的65名产业联盟专家,主抓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应用,培育科技示范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稻产业联盟解决了绿色防控、地力提升、机械化育秧等三大技术难题,两年里就使亩均效益提高了1500元。

以此模式,学校扶持了大别山区及皖南山区茶叶、经果林、毛竹、畜禽、食用菌、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打造了岳西茭白、砀山酥梨、亳州药材、皖西白鹅、霍山毛竹、宁国山核桃、舒城油茶等一大批品牌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为激励和引导师生员工积极践行“大别山道路”,投身乡村振兴,学校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人事考核,激发了教师服务“三农”的热情。学校针对学校管理岗位、教学科研岗位、教辅工勤岗位和各单位发展的不同要求,完成了科学定编、定岗等工作,初步构建了以岗位目标责任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施了教师系列以聘代评工作,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办法,设立了推广教授的评聘标准,完善了人才评价体系。

该校党委书记江春介绍,“农业大学必须要到农业生产一线寻找课题,提高科技成果的针对性和转化率,要让农业大学的专家经常下乡,到田间地头推广农业技术,必须有制度化的设计。”推广型教授的设立就是为了鼓励更多擅长推广、喜欢推广的专家扎在农村。

如今,学校在安徽全省共组建了73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派出了350多位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安徽乡村振兴工作一线。

    相关新闻
禁毒宣传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