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安徽
“爸妈,今天我终于‘见’到了叔叔”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未留正面照 安师大学子用画笔让亲人“相见”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商报 2022-01-13 10:34:20 责编: 徐文娟

1月11日上午,安徽砀山县唐寨镇家和村王学风烈士事迹展览馆中,王法顺将叔叔王学风的一张正面素描军装像,郑重摆放到醒目位置,在他身边,安徽师范大学学生李匡骐深深鞠躬。作为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的王学风,此前没有留下一张正面照,这也让家人引以为憾,而如今,李匡骐用画笔,让烈士与亲人们“跨时空相见”。

[心愿] 烈士亲人想求一张正面照

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华岳山战斗中,王学风两腮帮被子弹贯穿,双腿被打断,在连续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后,为了不当俘虏,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跳下山崖,年仅25岁,后被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信息不完整,王学风的身世迟迟没有明确,直到2020年年底才初步认定为安徽砀山人,2021年砀山县建立了王学风烈士事迹展览馆,弘扬烈士的故事,让更多家乡人得以知道这位英雄。

“里面有叔叔的成长经历,也有他的战斗故事。”王学风的侄子王法顺目前负责展览馆日常,讲述叔叔故事的同时,他也有一点遗憾:由于离家早、牺牲早,王学风没有留下一张正面照,仅有的照片是其早年工作时的一张侧面照,“我们很想知道英雄的样子,有张他的照片可以挂着,让叔叔真正‘回家’。”

据了解,此前也有人为王学风烈士画过像,不过也是侧面像,同时没有穿军装,所以能有一张王学风的正面军装照,成为王法顺和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直牵挂的事。

[画像] 前后15稿“还原”英雄形象

2021年12月中下旬,安徽师范大学开展了一次“为烈士画像”志愿活动,在得知王学风的情况后,美术学院大二学生李匡骐“请缨”,提出要为王学风画一张正面军装像,随后学校也将这个任务郑重地托付给了李匡骐。

“当时是一腔热血,但真正开始画的时候,发现有一定压力和困难的。”李匡骐说,主要是自己只能凭借王学风的一张侧面照进行画像,而侧面像和正面像是有一定差别的。于是为了画好正面像,李匡骐就不断观察身边人侧面和正面的区别,并尽量从中找出规律,然后反复揣摩,画出了第一稿。

第一稿完成后,李匡骐将其发给王法顺等人,对方提了一些修改意见,并发来王学风亲哥哥生前的照片供李匡骐参考,同时李匡骐还查阅了大量有关王学风事迹的材料,“我想到这不仅是简单的一次画像,还希望通过素描这种表达方式,去展现烈士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宁死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

正是由于受到英雄事迹的感染,李匡骐在作画时也有意进行了突出表现,“王学风和他哥哥的眼睛很像,但是他哥哥的眼睛看上去就是普通人,但我画出来的王学风,眼睛里就会明显流露出一股属于他自己的英气。”

白天要上课,李匡骐只能晚上画,寝室熄灯了,就去走廊打着台灯画……1月6日,随着最后一笔落下,李匡琪完成了王学风的画像,而这已经是他的第15稿,“第三稿瘦了一些脸型;第五稿改变了整个面部的明暗关系和五官效果;第八稿重调了鼻头的位置、大小和嘴巴的形状;第十三稿则是对眼睛和眉毛进行改动……”这幅画也最终获得了王学风亲人们的认可。

[相见] 烈士与亲人跨时空“团圆”

1月11日上午,在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陪同下,李匡骐和美术学院师生代表带着王学风的正面军装像,来到了王学风烈士事迹展览馆,将画像捐赠给王法顺,存放于展览馆醒目位置,随后众人对着画像庄重鞠躬表达敬意。

望着王学风的正面像,王法顺一直在轻声念叨:“像,很像爸爸。”王法顺父亲去世前曾留下一张画像,在王法顺看来,画像上的父亲和叔叔无论是脸型还是眉眼之间,颇有几分相似,自己感觉到十分亲切,就像是看到了亲人一样,“‘见到’叔叔我很激动,他算是真正‘回家’了。”

“叔叔十几岁就离开家了,对于叔叔的印象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王法顺说,父母去世的时候,还不知道叔叔成为英雄的消息,“两个人都有遗愿,就是让我去找叔叔,不管生死,好歹有个结果。”王法顺表示,直到父母去世后,才传来叔叔的消息,自己也算完成了父母的遗愿,而且父母若是知道叔叔是英雄,也一定感觉欣慰。

王法顺告诉记者,之前王学风只有侧面照,亲人们一直没见过他完整的五官样貌,“这次才算是真正‘认识’了烈士,感谢为他画像的安师大。”王法顺说,今后他们会结合画像和其他事迹材料,将烈士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付出] “让青年一代能看清烈士的模样”

据了解,在为王学风画像之前,安徽师范大学从去年年底开始,已陆续组织多名学生志愿者,为4名烈士画像。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英雄不再只是证书上的一个名字和寥寥数语的简介,“让青年一代,能看清烈士的模样。”

在为烈士画像的活动中,志愿者们分工合作,从初稿到反复打磨,4幅作品完成后,他们表示仿佛与这些烈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受到了一次震撼人心的革命教育。

志愿者们表示,每一幅画像的背后都是一份绵延的亲情,是一段壮烈的故事,是一面照向当下的镜子,更是新时代的青年们对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他们的致敬。校方也表示,为烈士家属圆梦,让更多人了解英雄的过去,让革命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这也正是这场跨越时空的团聚的意义所在。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 刘静文/文 任逸玮/摄

    相关新闻
我省正值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 省卫健委: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