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元到300万元、从十几天到几十秒到账,这2组数据反映的是安徽赛超电器有限公司的融资情况变化。信用贷款额度的稳步提高、从申请到放款时间的缩短,这“一增一降”背后是什么在发挥作用?
推动力当然有很多,但其中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是“征信”。更确切来说,是“长三角征信链”。
2020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安庆市怀宁县的安徽赛超电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驻车空调和驻车加热器。“近两年来,企业销售产品的主要上游货源一直处于价格不稳定的状态。为了锁定成本,我们急需流动资金采购原材料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但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有效抵押物,资金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该公司负责人林文华说。
没有抵押物就无法获得银行融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小微企业获得银行纯信用贷款并非新闻。那为何赛超电器难以获得银行青睐呢?
怀宁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在了解企业有融资需求之后,我们第一时间与企业进行了对接走访,该公司属于微型制造业,而且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企业相关信息较少,查询征信系统之后,也发现该企业没有信贷记录。从风险把控上来看,我们无法对客户进行相对完整的画像,发放纯信用贷款就比较难。”
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虽然赛超电器的信息很少,但通过查询‘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很快匹配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浙江经营的另外一家公司的非信贷类征信信息,通过对两地多维度数据(包括工商信息、财务信息、纳税信息、社保公积金信息、信贷信息、评价信息等)的比对,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客户画像,发现两家公司经营情况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怀宁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介绍,“我们很快将该客户纳入信贷‘白名单’,最高授信额度300万元,支持随借随还,循环提款。”
据了解,给赛超电器带来融资转机的“长三角征信链”平台,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的信贷信息不同,其提供更多的是非信贷数据,也被称为“替代数据”。通过企业授权之后,接入“长三角征信链”的银行在获得企业授权的前提下,可以在线查询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信息,涵盖企业基本信息、经营信息、涉诉信息、处罚信息、专利信息和水、电公共事业信息等多项内容。结合这些非信贷类数据,银行可以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企业信用状况,作出授信与否的判断。
“为深入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推动落实人民银行总行推广应用‘长三角征信链’平台的工作部署,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上链,指导征信机构进一步丰富征信产品与服务供给,在促进长三角地区涉企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支持跨区域企业融资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省金融机构依托“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放贷1.2万户,放贷金额达1191亿元。
■ 本报记者 何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