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安庆
以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8-17 07:45:05 责编: 徐文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近年来,安庆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六尺巷”文化,形成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村民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核心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安庆路径。

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抓好“带头人”。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的责任体系,全面实施“书记领办项目”,着力解决基层治理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范畴,压实第一责任。筑牢“桥头堡”。发挥村(居)党组织“轴心”作用,组建党建联盟,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享、服务联抓、治理联动,推动基层治理由“社区独唱”变为“党群大合唱”。建强“主力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实行“双联系双服务双报到”,将基层治理一线作为发现识别年轻党员干部的“主考场”和“赛马场”,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服务引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基层治理必须秉承“没有服务就没有治理,没有高质量服务就没有高质量治理”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便捷化服务,解决群众操心事。推行“村(居)干部+网格长(员)+政法干警+党员住户”的网格治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治安隐患整治、矛盾纠纷化解,健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一体化防控,解决群众忧心事。推行专业防控、联勤联控、群防群控、视频巡控“四控融合”。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做到“指令直达一线、处警从路面出发、支援在动中实施”;统筹整合政法、市场监管、城管、文教等执法力量,提升联动应急处突能力;在城市人员密集区推行“十户联防”、农村地区推行“五户联防”,动员江淮义警、平安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全面建设“雪亮+平安乡村”,实现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全时巡控、精准感知、快速反应。一站式解纷,解决群众烦心事。坚持上下四级、排查调处、协同联动、化解帮扶“四位一体”,建设“一站式”解纷体系,推行“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法的“六尺巷调解法”,构建“市级统筹、县级终结、乡级实战、村级前哨”工作格局,做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调处、事心双解”全链条、闭环式运行。

多元化自治,解决群众关心事。全面推行村(居)民说事制度,组建由“两代表一委员”、村民代表、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组成的“村民说事会”,建立说事事项、商议情况、承办责任、办理结果、满意评价“五个清单”,聚焦发展大事、民生实事、邻里琐事,通过“说、商、办、评”流程,做到有事敞开说、遇事多协商、大事齐心办、成效众人评。

文化引领,凝聚和合价值共识。基层治理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柔性的方式滋养人心、润物无声。以“和”润人心。创设“崇法善治、好戏连连”法治文化宣传品牌,创作黄梅戏《倾宁夫人》《大清名相》等地方戏曲文艺作品,将“六尺巷”元素融入其中,在村(居)宣传栏、法治公园等公共场所,建设六尺巷文化墙,推动“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深入人心。以“和”正品行。推动将“谦和礼让、强者先让、有理也让、互谅互让”的六尺巷文化精髓内涵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道德评议范畴,教育引导群众向上向善,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在村(社区)普遍设立“积分超市”,设置积分项和福利清单,用“小积分”兑出基层治理“新动能”。以“和”树新风。将“六尺巷”“三孝”“乡贤”“朴风”等市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中,把“和为贵”理念贯穿“千万工程”、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持续深化平安乡村、平安家庭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吴捍卫

(作者为安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相关新闻
“老书记”扛起“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