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滁州
乡土树种注入绿色动能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07-05 09:11:33 责编: 李桑

日前,记者走进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明张村的集体林场,一排排麻栎树迎风挺立,在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麻栎是珍贵树种,亦是南谯特色乡土树种,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南谯区建区以来,通过顶层设计、创新驱动和高标准建设,人工林面积达到3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麻栎人工林基地。前不久,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同意南谯区作为“中国麻栎之乡”品牌培育试点单位。

“去年底,我们成功将约70亩的松树通过网上竞价的方式出售,带来近20万元的村集体收益。如今我们谋划将500亩松树林改造成经济效益更高的麻栎树。”明张村党支部书记汪浩高兴地说。通过低效林改造,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有效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每年村集体经济将增收约30万元。

据介绍,目前明张村已完成复垦工作,栽种优良麻栎苗约3.5万株,投入人工约200人次。“我们积极邀请各级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林场开展技术指导培训,高质量保障小林场低产林改造顺利完成。”汪浩说。

今年以来,南谯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在造林中注重质量和效益,选用麻栎等乡土树种。该区坚持自主创新,将麻栎育苗造林和炭用林培育上升为国家2个行业标准,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产业创新,积极开发珍贵木材、菊花炭、香菇、柞蚕、橡子食品、木醋液等8个相关产业,形成以昌春木炭为龙头的麻栎产业集群,拥有国家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国家、省、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区5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滁州市南谯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将麻栎与林禽、林菌、林苗等相结合,提升林地亩产值,助力林农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和林业现代化注入绿色动能。

本报记者 汤 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