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滁州
【记者走江淮】
“记忆馆”让乡愁看得见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4-05-12 09:02:41 责编: 刘东伟

“乡愁可以是一座山川、一条河流、一个场景,甚至是一个老物件。留住了传统记忆,不仅仅是留住了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更重要的是留住了一眼涌动着美德之水的甘泉……”

日前,在天长市郑集镇“678乡愁记忆馆”,面对前来开展研学活动的孩子们,郑集镇文化站站长郭中华深情地说。

“678乡愁记忆馆”是郑集镇以20世纪60、70、80年代社会生活为背景,打造的集农耕文化、戏曲文化展示和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走进记忆馆,能看到石磨、风斗、水车、犁耙等农耕用具,磁带机、保温瓶、农家土灶等老物件,还能看到“办酒席的八大样”“新娘房里‘三转一响’”“供销社里老柜台”“老剧场”等场景,参观者还能参与农事体验、手工制作,欣赏传统戏曲表演,感受变装拍照打卡。

“展馆古朴优美、简约温馨,既有农耕文明厚植沃土的传承,又有多媒体新材料的运用,契合老年人怀旧、中小学生研学、上班人群团建等各种群体的审美需求。”郭中华告诉记者,通过开展沉浸式研学体验,可以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农耕文明进程,更好传承乡土文化,激励人们不忘来路,努力学习,热爱家乡,建设家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郑集镇文化站始建于1979年,199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郑集镇曾获得“安徽省文化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群众文化先进镇”“安徽省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双百工程’示范点”等荣誉。近年来,该镇打造了以“向阳花开”为主题的书香郑集历史文化展,建设了“678乡愁记忆馆”,并打造了书香阅读吧,可以开展书画讲座、手工制作、诗词品鉴、科普体验、文创展示等文化活动。目前,全镇已在文化站和7个村(社区)、2家企业新建10处书香阅读点,藏书总量42000多册,“书香郑集”全民阅读氛围浓厚。

“现在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更不能少。除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我们还经常举办‘我们的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小时巡演’、摄影大赛、乡村三人制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打造最美文化空间,让人民群众共享美好文化生活。”郑集镇党委宣传委员刘文荟说。

(本报记者 罗 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