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安耀武)近日,在阜阳市颍东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20多名工人经过驻中心的人社、信访、建管、法院等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协助,被拖欠的工资款得到了逐一落实。
为高效做好社会矛盾源头治理,颍东区设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通过“只进一扇门,解决所有事”的“一站式”服务,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自2023年10月10日中心试运行以来,实现信访来访量、公安信访量、法院诉讼量稳步下降。
为更好地规范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颍东区建成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一站式”办理群众询、访、调、诉事项的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中心自试运行以来,实行15家重点部门集中常驻,20家一般部门轮换入驻,8家特色部门随叫随驻,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无缝衔接,形成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合作联动新模式。
中心设有受理区、调处区、多功能室和法院速裁法庭等多个功能区域,通过整合行政部门、人民调解及法院诉讼等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有效实现群众解决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与敞开式大厅集中受理不同,中心把现场设置成“包间”,每个“包间”对应着不同的职能,基本覆盖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针对性地化解不同的矛盾。该中心现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吴小双介绍,中心的受理调解形式类似于医院挂号分诊,当事人来到中心接待前台,工作人员会将其诉求信息录入系统,再根据内容分流到相应部门。
为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中心建立了以政法委、信访局、司法局和责任单位为主的矛盾纠纷联合受理机制,对责任单位清晰、事项简单的矛盾纠纷及时安排责任单位接谈、解释、办理。对涉及多个部门、事项复杂的矛盾纠纷,由中心召集多家责任单位立即开展联合调处,“集中会诊”。中心成立以来,信访事项平均办理时长从之前的13天13小时缩减为现在的5天10小时,个别事项经过调解当场就能办结。
“自进驻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以来,来访接待的工作效率更高了,以前传统的‘受理登记、接待来访、交办转办’程序衍生出‘接诉即办’的新模式,让来访人‘最多跑一地’,有效避免了在信访事项办理过程中信访人跑‘冤枉路’和上行走访、投诉的发生。”颍东区信访联合接待中心副主任李振告诉记者。
·编后·
阜阳市颍东区通过成立矛盾调处中心,把相关职能部门聚合起来,直面问题不推诿,通过“一站式”服务,快速解决群众的烦心事,走出了一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