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慈善总会在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会议上领取了被民政部授予的“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奖牌和证书。 此次全国受表彰的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共计281家,合肥市慈善总会是安徽省唯一一家获奖的慈善会。
合肥市慈善总会自2003年8月20日成立以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大力弘扬慈善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创新慈善品牌,开展了扶贫济困、赈灾应急、助医助残、扶老助孤等多项慈善活动。截至2021年12月底,累计接收社会捐赠约10.07亿元(包括捐赠物资),慈善活动支出约9.86亿元,惠及约23.29万困难家庭。
打造品牌 让慈善激发爱心能量
一颗星星也许光芒微弱,但千千万万颗星星汇聚在一起,就能点亮黑夜;一块砖头也许力量单薄,但亿万块砖头砌筑在一起,就是万里长城。汇聚每一份“力所能及的善意”,就能让慈善事业不断激发爱心能量。
“31个重点慈善项目”自推行以来,凭借帮扶范围广、救助形式灵活多样、善款信息透明度强等特性,获得了众多爱心人士和慈善工作者的认同与支持。
在实践中,合肥市慈善总会用项目延伸资助,搭建“蜀山区慈善综合体”、“瑶海区填海巷社区慈善大食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居家养老中心”、“凤凰村产业扶贫基地”等慈善入基层入社区的救助点,深入群众,使慈善救助精准化、专业化。
坚持逐年优化升级。在运行中,反复跟踪提取数据,适时进行总结调整,对好的项目继续保留,对遇到瓶颈的项目进行优化调整。数年来,31个重点慈善项目数量不变,但内容每年都会作调整,是动态的、灵活的、机动性强慈善项目。
2019年,合肥市慈善总会实施的“31个重点慈善项目”被评为“中华慈善品牌”项目。
截至2021年12月底,项目募集慈善款物计49623.39万元,其中:募集资金5444.11万元,物资价值332.21万元,接收中华慈善总会援助药品价值43847.07万元。开展了扶贫济困、赈灾应急、支教助学、助医助残、扶老助孤等一系列慈善活动,惠及228000多困难家庭。
创新举措 让慈善人人可为
“一元集福献爱心”,1元起捐,数额不限,通过微信公众号就可捐款;“防患未然”,通过日常爱心积累,为突发灾害预备善款,以备快速救援;“困难残疾人再就业帮扶”,为想要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贫困残疾人再就业给予资金帮扶……
登录合肥市慈善总会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31个重点慈善项目”的介绍页面井然有序,每个项目都有用途、联系方式、项目进展等文字介绍,公众点击相关链接即可捐款。此外,各个项目还配有生动有趣的漫画,让人耳目一新。
2017年,合肥市慈善总会通过深入基层反复调研与考察论证,挖掘群众需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以精准扶贫、为民慈善为“切入点”,梳理出了具有广泛性、典型性、可操作性的“31个重点慈善项目”,项目具体内容涵盖助残、安老、助学、助医、济困、救灾等方方面面。
发动全民参与慈善,让慈善人人可为。为了讲好慈善故事,合肥市慈善总会用漫画、打油诗的形式将项目内容、捐款方式制作成宣传展板、宣传册,图文并茂地推介宣传,提升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
慈善活动载体也在不断拓展:创立首家“慈善服务综合体”,原有的“社区慈善工作站”升级后,集慈善理念宣传、慈善业务开展、慈善事务接待、慈善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成立十大专业委员会,结合副会长所属企业的自身特点发挥优势;设立专项冠名基金,方便捐赠人实现自己的合法意愿;设立首批慈善重点联系单位,提升了慈善重点单位的慈善服务能力……
此外,市慈善总会还积极探索各种灵活多样的捐赠形式,把集中捐赠和经常捐赠相结合、有组织捐赠和自发捐赠相结合、常规捐赠和应急捐赠相结合,运用支付宝、微信公众号等慈善募集的电子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力量,使慈善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
健全制度 让慈善在阳光下运行
2021年七一前夕,市慈善总会筹集10万元开展“慈善情暖百名困难党员”活动,对多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100名党员进行救助,让困难老党员感受到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温暖;
2021年夏天,市慈善总会联合辖区慈善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开展“慈善圆梦大学”活动,安排助学善款40万元,资助1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一新生;
2021年重阳佳节前夕,市慈善总会开展九九“夕阳红”救助活动,安排10万元救助100名困难家庭的老人;
2022年春节前夕,市慈善总会联合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慰问活动,筹集40万元救助400户困难家庭;
家住长丰县杨庙镇的吴某家中发生火灾,物品损毁严重,部分家庭成员受到不同程度受伤,市慈善总会第一时间送上两万元慈善救助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妥善安排好生活……
一笔笔善款,一项项捐助,汇成一股股慈善暖流,温暖需要帮助的人们。多年来,市慈善总会不断创新救助手段,开发救助项目,广泛开展济困、救灾、扶老、助学、助医、帮残等慈善救助活动,努力使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帮助,让慈善事业真正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
阳光操作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市慈善总会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捐赠款物管理办法,定期报告年度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慈善项目实施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把公益晒在阳光下,让慈善资金投放利用实现最大社会效益,也提升了合肥慈善的形象和美誉度,有力地保障了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通讯员 赵姝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