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黄山
绿水青山装点美好生活——黄山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来源: 黄山日报 2018-10-11 10:40:29 责编: 刘东伟

金秋十月,阵阵清风掠过,吹熟了田地里的庄稼,吹黄了古树小草,浓郁的色彩如一幅幅绚烂的油画,让黄山的乡村美出了新高度。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黄山大地上一个个历经岁月沧桑的村落,处处呈现出一片诗意盎然的景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愈加艳丽多姿、风采迷人。

2012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立足生态、文化、旅游三大地域优势,紧紧围绕生态、生产、生活“三美融合”,坚持与脱贫攻坚、特色小镇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传统村落保护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科学编制规划,彰显地域特色,注重整治提升,推进产村融合,坚持共建共享,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打造具有黄山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91个,建成省级中心村231个、市县级中心村34个,治理自然村1563个,正在推进建设省级中心村43个、市级中心村30个及自然村治理338个,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先后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全市验收成绩连续四个年度位居全省前列。

“没想到这里的村落这么美,清澈的河水、幽静的湿地,掩映着白墙黑瓦,充满了诗情画意!”“十一”黄金周,来自北京的吴先生一家被徽州区西溪南村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竟更改行程,在村里的民宿惬意地多待了两天。

多年来,我市立足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的目标,以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打造为要求,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发展思路,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全域规划、多规合一、系统布局,精心选择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9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规划和274个省级中心村建设规划,把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全域旅游“一盘棋”中来推进,整合资源优势,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强日常项目监管,注重施工工艺监督,确保规划落实到位,节点小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乡村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建设管理规范有序,一批开放式、景点式的美丽乡村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徽州文化、优质生态、乡味乡愁是黄山市美丽乡村的特色IP。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市各地十分注重精雕细琢,充分彰显徽州地域特色,努力发掘利用当地文化,以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为抓手,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道、古桥等的保护利用,在田园风光、水口园林、地标村标、休憩节点、绿化景观等建设上融入乡土文化、乡土元素、乡土味道,保护村庄原有生态肌理;在施工技艺上坚持立足原真性,秉承徽匠精神,精心设计、用心施工、耐心打磨,让每一个节点、小品景观都成为精品亮点,让乡村成为承载乡愁的画卷、展示乡韵的舞台、追逐乡趣的乐园。各地还通过针对性复活传统民间故事、传承龙舞凤舞等文化资源、扬名地方传统美食文化、农耕文化,回归传统文化节日、树立乡村文化景观等一系列举措,将乡土文化打造成一个个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深受人们喜爱的区域形象和品牌,使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乡村都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更加凸显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黄山区新丰乡河磅中心村,入村路旁一道长长的艺术墙时常引来路人连声称赞,墙上没有华丽的现代装饰,而是由村里两名砖木工匠利用当地毛竹和桑树根枝,将乡土艺术化的根艺文字和各类竹片做成的运动健身造型惟妙惟肖地展现在墙面上,成为河磅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我市不断加大力度,在逐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的同时,高度重视在建设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起,按照群众的意愿改造提升,让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建成群众满意的美丽乡村”,大大激发出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

全市各地以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三大革命”和全域环境整治乡村环境“六治理”,扎实开展“三线”整治、垃圾污水处理、河塘沟渠清淤、绿化美化等工作。同时,各地致力于提高乡村建设管理水平,全域部署开展“蓝色屋面”专项整治行动,保护徽州传统村落风貌,提升乡村颜值。各地在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着力保护提升生态环境,围绕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等工作,注重中心村绿化美化提升,让黄山乡村始终凸显绿水青山的底色。休宁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紧密结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首创“垃圾兑换超市”做法,如今,升级版的“生态美超市”在全市迅速推广,不仅发给人民群众“生态美红包”,让村民得了实惠,而且换出了良好风尚,换出了经济实惠,换出了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几年来,我市坚持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民稳定增收为目标,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全面整合山、水、田、林、湖、村等优质资源,做大做强茶、竹、果蔬、苗木、菊花、泉水养鱼等精致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庄、民宿民俗、健康养生、摄影写生、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着力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今年以来,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市还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扶持试点工作,每年度安排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不少于400万元,重点扶持农村闲置房屋、宅基地、山场林地等资源收储利用,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中心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中心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千元。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实施“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引进上海宏森公司投资5000万元开发民宿,流转土地230亩,收购或租赁民居40多幢;源芳乡梓源村实施“美丽乡村+脱贫攻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挖掘红旗渠、新娘房瀑布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板桥乡徐源村实施“美丽乡村+特色产业”,新建泉水鱼科技示范塘360平方米,发展渔家乐3家。同时,积极推介特色美丽乡村,依托美丽乡村自驾游活动,先后推出1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树立美丽乡村旅游品牌,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环境之美、产业之美、文化之美,让黄山美丽乡村焕发出多彩魅力,古老徽州大地上涌现出的一幅幅“生态、绿色、文明、宜居、宜业、宜游”大美图景,装点着山区群众的幸福生活,也托起他们心中的小康梦想。

(记者 祁俊)

    相关新闻
黄山市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