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3日,夏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8年6月6日张明捐献造血干细胞时,郭学良、张锟专程赶到省立医院看望陪伴他。淮南市红十字会供图
“我付出一点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能托起一个家庭的美满生活,我很荣幸!”近日,淮南第47例、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夏雨说。不久前,他成功捐献378毫升“生命的种子”——造血干细胞,用于挽救外省一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在淮南,说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不得不提及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8年来,这家企业有75位职工主动留下造血干细胞捐献样本,5位职工先后配型成功,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接力的故事。
救孩子,矿工情深
2014年2月,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8岁的矿工郭学良接到淮南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留下的血样与一名5岁患者的血样匹配成功。郭学良喜出望外,但在采集高分辨配型血样和体检中,有两项指标不合格。他的心瞬间提了起来,担心实现不了捐献的心愿。此后,他每天督促自己调整好生活状态,尽量减少压力,保证身体健康,终于通过了复检。
“他平时工作很忙,压力大,当时家人很担心他的身体,但是捐献骨髓能够救人一命,我们都很支持他。”近日,郭学良的母亲对记者说。
2014年6月,郭学良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成为全省第一位矿工捐献者。在得知被救助的患者是一个5岁的孩子时,郭学良从网上购买了一个很酷的玩具车,准备送给那个孩子。他当幼儿园老师的爱人也为素未谋面的孩子画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写上全家人的祝福,装在了礼物盒里。夫妻俩还将中华骨髓库给予的5000元慰问金委托医生转交给那个孩子。
得知郭学良是个十分辛苦的煤矿工人,自己的孩子也正需要养育,医生被深深感动了,不忍心收下。小郭笑了,轻轻地说:“就当我又多了一个儿子!”
郭学良捐献造血干细胞,深受淮南小伙张宝的影响。张宝曾经为韩国一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患者送去重获健康的希望。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出访韩国时,点赞了张宝这一善举。淮南市各界纷纷开展“学张宝”活动。2014年9月,淮南市红十字会和中煤新集公司联合开展了“学张宝”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活动。活动现场,郭学良给大家答疑解惑,用亲身经历鼓励身边的人加入到捐献队伍中。
职工们深受感动,纷纷留下血样,加入捐献队伍。其中就有4名职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后实现了捐献的愿望。
播下希望的种子
“你安心等待,我全力奔赴!为你播下希望的种子。”这是张锟的心之向往。
“我比郭学良小一岁,看到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5岁血液病孩子的事迹后,当时我就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那样救人一命。”近日,中煤新集公司第2棒“生命火炬手”张锟告诉记者。
2016年9月28日,张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上海一名患急性白血病女青年的生命。
经历了难得的生命之旅,张锟加入了红十字志愿者的队伍。2017年,在一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张锟得知潘集区刘集红十字博爱小学有一个学生家境困难,便每月拿出500元资助这个学生学习和生活。当时他自己一个月工资也只有一两千元钱,妻子收入也不高,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学。别人劝他少捐点,张锟总是笑笑:“自己过紧点,不能委屈孩子。”随着那个学生家顺利脱贫,在淮南市红十字会和学校多次建议下,张锟才按照每学期1000元进行资助,至今没有中断。2017年,他被评为“安徽好人”。
无偿献血、捐钱捐物……中煤新集公司51岁普通矿工张明,平时就热衷于参加公益活动。
2018年3月底,淮南市红十字会接到中华骨髓库一份“加急”捐献通知,淮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张明留下的血样与河南一名病情危急的患者的血样初配成功,需要高分辨配型采样和体检在规定时间内一并完成,越快越好。
“救人一命,天大的好事!”同是党员的妻子支持着张明。“你安心去,孩子我帮着照顾。等你捐献回来,我给你多做点好吃的!”母亲这样鼓励。“爸爸加油,你是我心目中的救人英雄!”上高二的儿子为他自豪……
年近半百,张明担心自己即将“超龄”而不能捐献,好在后来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挽救了河南一位有3个孩子、病情危急的女性患者的生命,成为当年安徽省年龄最大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捐献后,张明加入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并将获赠的5000元慰问金全部捐出。得知淮南市红十字会有一位特殊的小志愿者,虽然生活在贫困单亲家庭且身患慢性疾病,但从6岁起就把积攒的零花钱捐给灾区时,张明带着家人上门看望,和这个孩子结成长期帮扶对子。
这个女孩2019年被评为淮南市首届新时代好少年,今年高考也考出了好成绩。眼下,张明一家又忙着为女孩准备大学学费和生活用品。
为生命续航
6年爱的守候,2次配型成功,5次体检,无数次的奔波、期待、失落、惊喜交织起伏。2020年4月9日,中煤新集公司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赵军磊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早在2016年,31岁的赵军磊就有机会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但匹配成功的患者突然中止了移植计划,这让赵军磊非常遗憾。
2019年底,赵军磊再次接到消息,他留下的血样与另一位患者的血样初配成功,需要进行高分辨配型采样、体检。然而时间很快到了2020年春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造血干细胞移植计划不得不暂停。赵军磊按捺住焦急的心情,继续等待……终于在2020年4月,实现了捐献愿望。
2020年4月9日,在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历经7小时,采集结束。赵军磊手捧自己刚刚捐出的那袋温热的“生命的种子”,长长舒了口气:“终于完成心愿了!”
“捐献,免不了要请假,可那时企业刚刚复工,工作异常忙碌。”赵军磊告诉记者,单位全力支持他,不仅按正常出勤工资待遇足额发放,还给他送来慰问金。捐献结束后单位领导又到他家里慰问并安排他休息调养。
“我是新集人,我当然愿意,当时留样就是为了这一天。”2022年2月,38岁的夏雨留下的血样与重庆一名青年患者的血样初配成功。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征询夏雨是否愿意捐献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今年6月,夏雨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在给患者的信里,他写道:“亲爱的小兄弟:我从未想过以这种方式给一个陌生人写信。若我们无法选择逃避疾病,就积极地去面对,越积极坚强乐观地面对,战胜疾病的希望就越大。要有信心!这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就是给了你希望,也让我多了一个血脉相连的兄弟!祝你早日康复、早日回家!”
“在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只要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大家都会踊跃参加,一个学一个、一个接一个已经成为传统。”淮南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陈玉琴说。
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职工,中煤新集公司党委在年度先进评选时给予重点表彰,让捐献职工政治上有荣誉、企业中有地位、发展上受重用、经济上得实惠。同时,将捐献职工先进事迹重点推荐至中煤集团以及全国、省、市各级“好人”平台参加评选。
截至目前,郭学良、张琨、张明、赵军磊先后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和“全国红十字会五星级志愿者”“安徽好人”“淮南好人”“中煤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新集公司优秀职工”等表彰或称号。张明家庭还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安徽省文明家庭”。
张锟捐献前,郭学良前来送行加油;张明捐献时,郭学良和张锟一起到医院看望;赵军磊赴捐时,郭学良、张锟、张明又一起来相送。夏雨捐献时,因为疫情不允许人员聚集,郭学良他们没能赶来相聚,但大家的祝福信息已早早发到淮南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之家群里。大家一起为捐献者、为生命接力加油鼓劲。(记者 柏松 见习记者 张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