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淮南
淮南毛集实验区 网格治理架起“连心桥”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12-12 16:07:46 责编: 徐文娟

“我们在‘一点通’平台上反映情况,网格员10分钟就到了,事情得到妥善化解。”日前,淮南毛集实验区中心社区三组田间地头,两名农户感慨。两家曾经发生矛盾,经过网格员耐心劝导,最终两人“事心双解”。

“在我们村,有难事就找网格员,根本不需要去找政府信访部门。”提及村里的网格员,康庙村51岁的农民应克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日前,康庙村陶粒厂负责人有逃薪嫌疑。该村网格员刘翔多次上门宣讲《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讲解欠薪危害,终于现场结算所欠12名农民工工资21万元,有效化解了群众的忧“薪”事。

在淮南毛集实验区,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网格治理”成为化解信访的“金钥匙”。该区结合实际,科学划分网格223个,其中城市网格33个,农村网格190个,配备专职网格员36人,兼职网格员189人,并健全“网格支部、网格党小组”的组织架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积极发挥“老党员”“老街坊”“老感情”“老熟人”等优势,做到纵横覆盖、不留盲区、不交叉重叠。

毛集实验区以网格为载体,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体系,将辖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将工作关口前移、阵地下沉、触角延伸,抓早抓小,努力做到群众忧患早知道、热难点问题早处理、邻里矛盾早协调、信访活动早反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建好网格的同时,我们积极推出‘积分制’,以户为单位发放‘积分存折’,激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意愿。”毛集实验区相关负责人朱乃群告诉记者,该区通过“积分存折”培育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治理精细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本报记者 柏 松 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 孙 辉

    相关新闻
用本土资源涵养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