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马鞍山
马鞍山 紧扣地方特色 构建“无废”发展模式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3-12-12 16:07:00 责编: 徐文娟

马钢凹山采矿场“华丽转身”成为地质文化公园。

马鞍山市以成功入列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名单为契机,锚定“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城市定位,努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坚决打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10月,马鞍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马鞍山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紧密围绕“1+1+N”目标,即建立1套体系,制定1套标准,建设N个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主抓责任落实。马鞍山市“无废城市”纳入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马鞍山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协同配合,一体推进。2023年4月,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双组长的“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动“无废城市”建设。2023年6月起,市“无废城市”建设办公室相继印发了马鞍山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任务责任清单、重点工程项目清单、“无废细胞”创建工作方案及评估细则,50项考核指标,101项主要任务,36项重点工程项目,10类不少于200个“无废细胞”,逐项分解,落实责任。引入国家级科研院所对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进行指导、评估、总结与凝练,打造马鞍山市“无废城市”建设智库,进一步提升“无废城市”建设技术实力。

聚焦产业特点,狠抓源头减量。紧抓工业园区固危废治理的“牛鼻子”,积极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全类型、全覆盖、全过程”的固危废分类处置和资源利用体系。和县化工园区、慈湖高新区、马钢股份公司相继完成了“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建设方案编制。全市9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园区建设以及循环化改造,市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园区,当涂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国家2023年度绿色园区名单,郑蒲港新区、当涂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全市9个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并报送省发改委备案。郑蒲港新区建立了1个固体废物数字化监管信息化平台,开办了3个“公益环保超市”的配送中心,基本实现了园区危废应收尽收。宝武马钢积极落实“产城融合”的责任担当,持续推进“固废不出厂”自循环产业模式,打造“三链一仓”无废应用场景,推动“无废集团”“无废工厂”试点建设。

聚焦城市定位,创新数字赋能。紧贴“智造名城”发展与“无废城市”融合,创新将“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建成数量”作为马鞍山市“无废城市”建设考核指标,积极推进企业“三化”改造。截至目前已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家、省级智能工厂15家、省级数字化车间61家、市级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6家,全市累计拥有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219户。积极推进数字化在固废管理场景中的应用,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为试点,建立了“政府主导、分层负责、市场运作、数字管理”的“马鞍山模式”,打造了“网点集群、全域覆盖、智能收集、有偿回收、闭环管理”的数字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已先后在博望区、和县、郑蒲港新区等县区建立了256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每个网点安装有智能收集柜,农户们可以通过手机登录操作,将废弃的农药瓶和塑料包装投入到智能收集柜中,经过自动称重,现场即可收到兑换金,回收的废弃物则由专门的第三方机构回收转运处理。

    相关新闻
宣讲宪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