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马鞍山
和县已通过人大票决产生39项民生实事项目——
以“民声”定“民生”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4-09-26 08:29:00 责编: 马菁

便民智能冷藏柜、产品溯源显示屏、质量检测室、智能分类垃圾桶……近日,记者来到和县县城的好邻里文昌宫智慧农贸市场,如果不是一旁醒目的蔬菜、肉类等售卖区,仅看门口的陈设,令人难以想象这是一家农贸市场。

穿行在菜市场各个区域,装饰风格统一的摊位、干净整洁的过道、如商场超市般的规范更是让人惊讶。“市场进行了智慧化改造,日常管理、卫生保洁都有专人负责,人流量、菜价、进货证照等信息都能通过溯源大屏查看。”农贸市场运营单位负责人计婷介绍。

然而仅一年多前,眼前的农贸市场还不是现在的样子。文昌宫农贸市场是附近居民每天赖以生活的“菜篮子”,但由于年久失修,原来的大棚顶日渐破烂,下雨天漏雨,晴天灰尘飞扬,垃圾遍地。因此,改造农贸市场成了附近居民的呼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群众诉求,文昌宫农贸市场改造通过人大票决,被纳入和县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在群策群力推进和各方监督下,去年4月份,改造升级后的智慧化农贸市场全新亮相。它不仅是和县最大的农贸市场,也是全县首个智慧化农贸市场。“改造以后,环境好多了,来买菜的人也多了。”摊主尹菊婷说。

包括文昌宫农贸市场改造项目在内,和县已有39项民生实事项目通过人大票决产生。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在和县也已制度化。

何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度?就是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由人大代表以投票表决方式,最终确定正式的民生实事项目,并交政府组织实施,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制度。2021年,和县出台《关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意见》,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作出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民生实事项目“群众提、会议审、代表决、政府办、合力督”的制度设计。

“过去,部分民生实事项目在推进中,存在群众知晓率不高、项目统筹能力不强、管理不精细等问题。”和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体现民意,确保把民生实事项目办到群众心坎上,该县成立了专门的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底,该县通过人大代表投票表决,在16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选出了全县第一批13项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该县已通过人大票决产生13项民生实事项目。

“为促进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和密切融合,民生实事接地气、贴民心,我们利用媒体、政务平台等渠道,面向社会各界群众、‘两代表一委员’及各部门、各行各业征集民生实事建议项目,并通过多方论证、多轮审议确定候选项目。”和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薛百岺介绍。最终票决产生的正式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多是以财政性资金投入为主,由县政府在县域内实施的具有普惠性、公益性和社会效益较为突出的民生类公共事业项目,一般为当年完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县建立了多方合力监督的机制,通过县四大班子项目督办、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督办、发改委等部门督办、人大代表专项督办等形式,开展全面监督,力促年度项目年内完成。

“票决制的建立,改变了过去‘部门自己定自己办’的做法,通过制度设计切实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薛百岺介绍。截至目前,和县通过人大票决产生的39件民生实事项目涉及到供水、入学、养老、买菜、出行、健身、停车等多个方面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设总投资超9亿元。

(本报记者 贾克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