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铜陵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农业“耕”基
来源: 2023-09-11 10:16:29 责编: 李桑

“去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惠及我的承包地有500多亩”,该项目主要进行土壤改良、新建泵站、疏浚沟渠、机耕道路以及农田输配电工程等。“现在我的地排灌都大大改善了,有望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收入。”近日,铜陵国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黄国华指着自己承包地高兴地告诉笔者。

据铜陵市义安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十二五”以来,义安区为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农田格局逐步建成。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面积25.0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79.8%,位于全省前列。

摸清底数,科学规划。根据义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组织数据摸底。此外,组织开展永久基本农田非高标现状调查工作,编制义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统计表,摸排出新建高标准农田13.85万亩、改造提升粮食功能区8万亩的建设底数,制定《铜陵市义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力争至2030年把我区未建高标的9.1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编制新一轮永久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同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义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和美丽田园景观。

严格管理,规范运行。狠抓项目管理,加强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控,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22年度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全面完工。注重质量监管,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通过三个步骤:明确目标,全面排查;自查立改,确保实效;抽查通报,深度整治,逐步深化百日行动工作,共排查近4年16个项目,发现问题2处,已反馈属地落实整改,力求保障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

加强管护,建管并重。从2023年项目开始引入保险机构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田间道路、灌排配套工程、农田输配电等工程质量和管护纳入保险,保险范围为质量潜在缺陷、因事故造成被保险的工程损坏无法使用、自然灾害造成损毁的工程和质保期过后的10年工程管护,投入保费约150万元。保险机构全程参与建设过程监管,将进一步强化高标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并委托风险监督管理机构(简称TIS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保障质量风险监督、检查和评估等相关防灾防损工作的落实。

创新引资,提质增效。结合义安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项目(总投资2.3亿元),利用新建智慧农业示范点契机,通过智慧农业项目资金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相结合,提升高标项目投入科技推广措施建设经费,建设智慧型农业基础设施,推动我区高标准准农田向数字化转变,进一步提高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入标准,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效。

义安区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致力将农田建设成真正高标准、高产量、高收益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改善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条件,让愿意种粮的农民有田可种,让种粮“有利可图”,切实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章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