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安徽省首个“疲劳驾驶唤醒区”在合肥绕城高速北环段正式投入使用。该设施针对疲劳驾驶“危害大、风险高、预防难”的痛点,通过科学设计与技术赋能,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增添重要保障,目前已显著提升合肥北环高速夜间行车安全水平。
安徽省首个“疲劳驾驶唤醒区。
9月9日晚,大皖新闻记者前往“疲劳驾驶唤醒区”,高速公路上车流不断,坐在车辆后排,记者远远就注意到两条蓝绿相间的激光灯带,它以一定的角度向高速路上方照射,既不会影响驾驶员正常驾驶,又能引起注意。
据了解,安徽今年8月份首次投入使用的“疲劳驾驶唤醒区”由合肥交管高速三大队联合相关部门打造,位于合肥绕城高速北环段六安方向102公里处与南京方向69公里处。每个唤醒区全长1千米,采用“三段渐进式”设计,按感官刺激强度分为过渡引导区、深度唤醒区与驶离适应区,确保驾驶人在不同阶段获得适度且有效的唤醒体验。
“我们通过综合布局声、光、电多种交通安全提醒设施,从体感、触觉、视觉多维度刺激驾驶人,实现深度唤醒效果。”合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公路三大队副大队长左敦松介绍,在设施配置上,唤醒区全路段安装了龙门架、太阳能LED灯带、爆闪灯、激光警示灯及LED指示牌,还设置了仿真警车。同时区域内的电子屏会实时提醒疲劳驾驶人就近下道休息,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
疲劳驾驶是引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驾驶人处于疲劳状态时,注意力、感知力、判断力及车辆操控能力会明显下降。轻微疲劳会导致反应迟钝、判断力减弱;中度疲劳可能引发操作动作呆滞,甚至出现忘记操作的情况;重度疲劳则可能导致短时间昏睡,严重时驾驶人会完全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此次合肥北环高速“疲劳驾驶唤醒区”的启用,不仅有效增强了该路段的道路安全保障能力,也为安徽后续优化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供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参考,对全省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