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地评线】徽评:在历史的皱褶里,藏着照亮世界的火种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5-09-02 14:45:23 责编: 武静

“这把军刀的豁口,是当年日军劈砍人体留下的罪证。”日前,在位于柘城县春水街道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曌国拿起一把布满缺口的九八式将校刀介绍。这位退役军人,用十几年时间筹资400余万元,建成个人抗日战争纪念馆,搜集纳展2000余件侵华日军实物罪证,为历史留下了“看得见的铁证”。

当年,日军在河南大搞“三光政策”,浚县惨案500名妇女遭蹂躏、4500同胞遇难;长垣惨案2000人被屠杀、6万间房屋烧毁……那军刀上的豁口,就是日寇大肆屠戮的“铁证”。日军的残暴行径,并未吓退英勇顽强的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誓与山河共存亡”。

“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战场之上,将士同袍浴血;危局之中,民众跨国相援。正是这种超越国界、种族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最终将人类文明从法西斯与军国主义的铁蹄下夺回。在历史的皱褶里,藏着照亮世界未来的火种。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珍爱和平、更好开创未来。80年前,中国人民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80年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历史曲折向前,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浩浩荡荡。但是,当今的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十字路口。

人类应该向何处去?铭记艰苦卓绝的奋战,迈上昂扬奋进的新征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正确选择。“中国方案”为国际关系确立新思路,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智慧,为国际交往开创新格局,为美好世界描绘新愿景。它超越了集团政治的“小圈子”,超越了实力至上的霸道逻辑,超越了少数西方国家自诩的“普世价值”,开辟了共建美好世界的康庄大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在各方携手努力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实现了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从发展到安全、从合作到治理的历史跨越,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丰硕成果。

大国肩上理应承担特殊责任。中国带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加强联合国作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积极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就应该推进多边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丢失。重温抗争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守和平发展与互信共赢。我们守护共同的记忆,落脚点是秉持正义、唤醒良知、维护和平。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好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永续发展与持久和平不懈奋斗,才是时代的使命所在。(作者 张全林)


    相关新闻
【地评线】徽评:九三阅兵,让伟大胜利启示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