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日前发布《中小学午休设备设施配备规范》地方标准,这是全国首个有关中小学校午休设备设施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实施后引发网友热议,“深圳学生的好日子来了”这一话题冲上热搜,那么,深圳学生是如何实现午休“舒心躺睡”的呢?(9月25日央广网)
自2023年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中小学生午休“躺睡”开始,学生午休成为全民关心的话题。怎么“躺睡”,如何推广,浙江、福建、河南、湖南等多地学校推出相应办法。有的学校采用可折叠桌椅、折叠床,有的学校将空闲教室、活动室改造成午休室。新学期伊始,多地学校启动了“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呵护孩子们的睡眠健康。特别是,9月1日,深圳发布全国首个有关中小学校午休设备设施的地方标准,使中小学生午休“躺睡”,成为一种制度,显然具有样本意义。
必须正视的是,有的学校“收费午托”也好,有的学校“摇号午托”也罢,亦或是有的学校“课桌午休”,均反映了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早在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睡眠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可见,保障学生睡眠,既是学校义务,也是政府责任。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中央和各级财政中设立“中小学校园午休设施”专项资金,为中小学生在校午睡所需的场地、设施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可见,学生午休“躺睡”, 应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项“规定动作”。首先,地方政府应采取“花钱买服务”的方式,向学校提供专项补助,确保中小学校有财力免费开展午休托管服务。同时,教育部门及学校应该落实主体责任,不仅向学生免费开展午休托管服务,而且应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午休“躺睡”服务设施,提高服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多探索一些人性化的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对学生实行人文关怀,使他们在“躺睡”过程中,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体验到家一样的温暖。(作者 汪昌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