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教育
古籍修复成为一门劳动课
安徽中医药大学打造中医药味的劳动育人体系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2-10-24 10:34:07 责编: 武静

“护叶,这里是树叶的叶,是古籍的保护页,这节课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古本增加一张保护罩……”10月20日上午10点,一场特殊的劳动教育课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拉开了帷幕。

“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你们手中的古本,按照破损情况进行评估”。劳动实践课程《中医古籍修复》老师、古籍部副主任茆可人一边拿起一本古籍,一边详细地向2022级针灸推拿学院的学生授课:“古籍修复流程繁复,修复师首先要拍照存档,记录下各种数据,然后开始拆书、揭页、编码、配纸、修补书叶……”

古籍保护责任重大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古籍的光芒闪耀至今,离不开古籍修复师的努力。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默默在背后付出的文物修复师们走进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全省古籍保护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作为国内第一批古籍修复专业毕业生,2009年被“特招进校”的茆可人见证了国内古籍修复的不断发展。

“虫蛀、发霉、断线是很多古籍的‘伤病’,要经历十几道工序才能还原古籍面貌。”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古籍修复室内,层层书架上的一本本古籍摆放整齐,已重获新生的古籍在玻璃柜里静静陈列着,绿植与红木相互映衬。木制的修复台上,各类修复工具铁尺、毛笔、古纸、锥子、镊子等摆放整齐。茆可人经常在一张朱红色的修复台前一待就是一整天。

该校图书馆是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部目前已收藏古籍3.3万余册,其中不乏距今已超过400多年的珍贵古籍,如《赤水玄珠》《医说》《备急千金要方》等。本学期,图书馆古籍部三位授课教师邓勇、茆可人、卢虹宇将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让2022级临床类新生通过自己亲手修复中医古籍,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更换封面的时候,先用刻刀沿书脊切去旧的定装线”“大家在修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书页”……老师们穿梭在每个小组中,不厌其烦地纠正同学们的错误操作,强调注意事项。填表、拆线、清理灰尘、添加或更换封面、最后定线,每一步操作都需要谨慎对待。

2022级针灸推拿专业1班的王怡佳同学修复的是一本1884年的古籍,“通过这堂课,我感受到了古籍修复人员的辛苦,需要精确测量古籍的各种繁琐数据,我很愿意为古籍修复和技艺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王依凡同学则兴奋地说:“我们第一次接触这些古本,幸好有老师仔细的讲解,不然还真是一头雾水,沉浸在修复过程中,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这样的实践劳动课,我希望能多开、常开。”

劳动教育从无到有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同年12月,《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出台。于是,摆在安徽中医药大学面前的一道难题出现了,学校的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为此,学校党委专题研究部署,在顶层设计上凝心聚力,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先后出台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安徽中医药大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开设独立设置、总计32学时、2个学分的劳动教育课,并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2年3月,该校第一个“大学生实践劳动基地”在合肥新站高新区磨店社区挂牌,由磨店社区党委与校团委共建,以校地党团联动、共建志愿小区为契机,通过开展红色文化宣讲、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教育宣传、科技知识传播等服务性劳动实践,增强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也为社区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贡献更多发展动能。

2022年5月,在安徽省第2个“学生劳动宣传教育周”期间,校领导与学生一起分组参加药用植物园的杂草清除、垃圾清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年轻人要自找苦吃”;邀请安徽艺术学院副校长柳友荣教授担任党建讲堂嘉宾,讲授《本科院校劳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举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暨优秀校友劳模精神宣讲”“我与先进典型面对面”“快乐劳动幸福成长”等宣讲活动;划分学校公共区域卫生,分包到每个学院,开展一次全校大扫除的美丽校园行动……一系列举措,在学校唱响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

着力构建中医药味的育人体系

2022年7月,学校劳动教育教研室成立,由校团委书记任教研室主任,1名教务处副处长、1名学生处副处长任教研室副主任,“3名处级干部负责教研室建设,这在学校也是第一次”。

在教务处和劳动教育教研室的指导下,组建团队、起草大纲、集体备课、征求意见……经过3个月的筹备,2022年10月,聘请了11名青年骨干担任理论教师,撰写讲稿和PPT,向二级学院征求了劳动实践课程清单87项,制订了劳动教育教学大纲,从理论教学、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劳动实践、专业学科劳动实践等方面,与专业教育、思政课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与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树立新安医家医德医风有机融合,实现了劳动教育“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的飞跃。

本学期,结合安徽省“三全育人”高校思政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项目和校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学校将在针灸推拿学院2022级新生中推行8个学时的理论教学,下学期将完成全部2022级本科新生的理论教学;24个学时的实践课程由各二级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在规定时间内自行组织开展。于是,《中医古籍修复》不仅是2022级针灸推拿学院新生劳动实践的“第一课”,也是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第一课”。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许钒教授表示,学校的劳动教育将围绕“劳动价值观”教育与“劳动素养”养成,加强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合力,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向同行,实现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立足中医药院校实际,形成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实现学校劳动教育“从有向优”的新飞跃。(叶兰兰/文 章金燕 李琪睿/图)

    相关新闻
安徽组织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