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安徽日报|皖江文化的研究视域与创新转化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12-08 14:57:46 责编: 武静

赵甜甜

 

江南文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人文基础和精神纽带,因此有必要在政策语境中重新研究江南文化,同时以江南文化视域来梳理安徽文化、皖江文化。这对于揭示安徽文化、皖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深层关系,推动文化的创新转化,更好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南文化的视域建构

目前学界公认的“江南”,多指“明清江南”,即环太湖区域的“水乡江南”,加上皖南徽州一府六县。江南文化以吴越文化为主体,徽文化、海派文化作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江南历史文化底蕴。2018年5月,上海市印发《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并列为“上海文化”三大品牌,意味着海派文化作为近现代商业文明范例从以农耕文明为底蕴的江南文化中剥离。

江南文化以长江文明为源头,至春秋战国演化为吴越方国形态。魏晋时期,江南文化在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嬗变转型,“魏晋风流”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江南名士,以园林、山水诗、隐逸生活为形态的江南美学,推动“文化江南”概念形成。唐以后商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宋代士大夫崛起,文人理念与市民社会交互影响,最终促成明清商业繁荣、文化流派竞合的“盛世江南”出现,江南文化也以精致典雅、文教兴盛、雅俗共赏为地域特征,区别于齐鲁文化的礼乐厚重和巴蜀文化的尚武悍勇。

江南文化的历史发展在不同时期受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不同权重的影响,由此产生不同视域下的江南。地理上有长江中下游、长江下游,政治上有唐“江南道”、宋“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明“南直隶”、清“江南省”,经济上有魏晋前“江南之江南”、南宋后“中国之江南”、近现代“世界之江南”,文化上有“大江南”(文化江南)、“中江南”(经济江南)、“小江南”(核心江南)之分。在当代,随着上海城市辐射能力持续提升,长三角经历了从“上海经济区”到长三角一体化前后6种形态转变。宏观政治经济语境变迁,客观上要求突破“明清江南”,开始由“核心江南”向“文化—经济江南”扩展。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层文化需求。

江南文化视域下的安徽文化

除徽文化位于“水乡江南”边缘地带,目前安徽其他区域被江南历史文化隔绝在外。然而,通过重新梳理江南历史文化可以发现:

一是“魏晋江东”“唐宋江左”与当代长三角最为一致,由此跳脱出环太湖“水乡江南”固化思维,为皖江流域融入江南文化版图提供历史支撑。而春秋吴国、秦汉吴地等概念亦可旁证。另一方面,“考古江南”新视角打通长江文明内在联系,安徽凌家滩、孙家城遗址等与吴越核心区河姆渡、良渚遗址等呼应交融,又建构起皖江与环太湖区的文化基因连接。

二是探寻江南文化对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吸收,将皖北楚文化、老庄文化、建安风骨、竹林七贤等带入江南文化语境。先秦时期,吴、越、楚三国在兼并过程中实现文化交融。魏晋时期,名士风流推动江南文人理念与诗意社会形成。皖北有以寿春为中心的楚文化,以亳州、涡阳、蒙城为中心的老庄文化、建安文学等,都为淮河文化加入江南文化版图提供文化支撑。

三是以“市场化”为徽州商贾文化正名,提升安徽文化在江南文化中的地位,拓展文化创新融合空间。明清徽商在江南建构“无徽不成镇”的盛世格局,促成了江南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交融。从这个角度讲,徽文化绝不仅是江南文化的“外来者”,而是江南文化的主要“建构者”。

皖江文化的概念及问题探讨

皖江文化的概念。皖江文化指“长江安徽段流域文化”,此说更符合历史与当代语境。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皖江文化是长江文化的精彩篇章。江南文化相关研究应开展吴越文化和皖江文化的互动研究为主,荆楚文化作为扩展视域辅之。

皖江文化的整合。皖江文化的同质性问题存在争议,这也是难以形成研究合力的原因。从江南文化视域来看,传统江南以精致典雅、文教兴盛、雅俗共赏为地域特征。其中,“精致典雅”源自江南水乡和城市文明的涵养,而皖江文化与核心江南同属长江文明,与水乡江南意境最为贴近;“文教兴盛”出自中原世族文化和江南士大夫文化,而皖江文化以安庆、桐城最重,首推桐城文学;“雅俗共赏”源自商品经济、消费审美,而芜湖及周边尤以商业繁荣著称。因此,整合皖江文化,可以“水文化”一以贯之,文教、商业等文化辅之。

皖江文化的现代转化。要将皖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在江南文化视域下构建城市文化品牌,打造“江南都市文化”“江南城市文化”和“江南城镇文化”,系统构建江南文化形态的三个层级。在方法论意义上,以“水文化”为整体意象,以“文化+旅游+科技”为驱动,推动城市文化空间再生产。比如,合肥融合巢湖“水”元素和“创新”元素,打造超级文化IP全产业链;芜湖打造“欢乐打卡地+机器人+水清岸绿美丽长江”文化品牌;安庆重点打造以桐城派、黄梅戏为亮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等,从而带动安徽区域IP的整体建构和协同发展。(作者单位:安徽博物院)

    相关新闻
陶明伦:把党的声音传递好 把奋进力量凝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