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安徽日报|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2-02 15:43:12 责编: 武静

刘新跃 徐济益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支撑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实现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和可靠源泉。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是新时代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抉择。

紧紧抓住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主体。首先,高校党委是高校全部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在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的实践中需要给予思想认识层面的高度重视、顶层制度层面的科学设计、具体开展层面的大力支持。一方面,高校党委以及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四史”,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明晰新时代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高校党委要对红色文化教育给予相应的制度、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切实承担起牵头引领的责任。其次,高校行政工作者是高校具体制度安排的推进者和落实者,在弘扬和传播红色文化的实践中需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对相关教育活动予以制度支持和后勤保障,保证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其三,高校教师群体是红色文化教育和传播的主力先锋,要成为红色文化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构筑起高校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解读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桥梁。高校需要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红色文化宣讲流动队伍,如特色鲜明的高校思政讲师团等;也需要加强对其他任课教师的红色文化引导,通过思政课程潜移默化熏陶大学生。其四,大学生党员是校园红色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主体,要发挥大学生党员在红色文化学习和活动实践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实效,坚定大学生群体的红色文化认知。

不断拓展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路径。其一,打好高校思政课教育这张牌。高校需要在思政课程的团队组建、课程体系规划、课程内容安排、实践运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厘清红色文化教育的教学逻辑。可通过权威论证解读红色文化内涵、沿革、时代价值和使命的基础前提等;也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红色文化教学规律,以充满“烟火气息”的教学氛围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其二,培养及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的自觉性,打造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上下互动模式。高校可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社团,选配优秀教师指导并把握社团正确发展方向。通过红色文化社团集中学生智慧,共同策划如红色文化主题教育学习、红色理论研讨、校园模范人物评选、红色文化纪念展与作品展等活动。使大学生在自主理论学习和自发活动实践中逐渐增强其自身对红色文化的深刻感悟,使红色基因在大学生一代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其三,创造红色文化教育的物质环境。要利用好高校的周边资源,创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参观学习,以实物和原景再现的方式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真正掌握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从而让红色文化焕发新时代的活力。同时,可争取和合理使用社会资源,与省市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加强联系,搭建高校和各类红色教育基地的良性合作平台,实现红色资源的共建共享。

广泛运用红色文化传播传承的技术。其一,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传统传播媒介的优势,如在校报专栏开辟红色文化专区进行文化宣传,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红色主题新闻、事迹、歌曲,校园小剧场承办红色文化经典影视艺术演出,定期开展红色图书交流会等。其二,以新媒体技术打通红色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渠道,打开多元主体、多样方式、多维沟通的开放式红色文化教育渠道。如建设校内红色文化宣传网站、维护微信公众号推送平台、组织校园红色文化线上沙龙等。即让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在浏览学习、发表观点、积极评论并转发分享的同时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此外,高校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播红色文化如校园红色文化网络直播平台等,要及时分析整理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过程中的反馈,定期评估相关政策成效,坚持唱响红色文化主旋律。其三,营造一种“校园红”文化氛围,增强校园文化中的红色底色。营造并维护好红色校园文化氛围,需要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老师群体和大学生群体都具有学红爱红敬红的自觉意识,需要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规章体系的保障,需要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做载体,需要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红色文化遗产有机结合以提供相关实践对象和实践环境。校园红色文化可融入高校行政工作氛围、高校工作制度规章执行氛围、高校学习氛围、高校集体生活氛围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达到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目标。譬如开通党委牵头的红色经典解读交流对话热线,营造“校园红”文化传承、红色经典“学习热”潮流,设计校园红色文化建筑、浮雕、展览模型等等。高校要特别重视在重大历史纪念日举办纪念庆祝活动,让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该文为安徽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路径研究》〈AHSKZ2019D008〉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新闻
陶明伦:学好用好光辉著作 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