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9-28 08:38:53 责编: 武静

统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目标,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协同,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协同,是充分发挥乡村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与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协同,对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生态环境优美,乡村地域广阔,农业资源丰富,是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实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创造性地将生态治理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通过实施生态补偿、生态产业、生态环保等措施,发挥生态优势,把“绿水青山”转换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重要制度创新,为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积累了重要经验。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继续发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优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徽有基础、有能力、有优势。当前亟需从五个方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率先走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一是建立村庄空间规划协同机制。统筹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统筹布局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功能空间,科学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统筹考虑乡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严格保护乡村地形地貌、水体山体,严格保护库塘、沟渠等具有历史价值和仍能发挥作用的生产生活设施,发展绿色村庄建筑,推动绿色乡村建设,建成四季有景、处处是景的美丽乡村,提高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二是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探索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实现路径,形成政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农户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挥政府在制度供给上的主导作用,建立部门间统筹协调机制和地方落实机制,健全生态产品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实现保障和推进机制,完善生态产品权属界定、价值核算、市场运行保障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形成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参与碳汇交易的有效途径。构建“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是建立乡村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国有大型农林场、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生态变革。构建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生态低碳智慧循环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康养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建设放心菜园、精品果园、生态茶园、美丽田园和智慧园区,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突出区域优势与特色,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助力乡村生态产业振兴。完善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造全域农业品牌体系。

四是建立农村制度改革协同机制。建立农村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强农村生态资源资产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提高农村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农村生态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强化乡村振兴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乡村绿色金融、生态信用、考核评价等保障性制度。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将生态扶贫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考核落实机制。

五是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机制。构建“县城为龙头、乡镇为中心、村庄为基础”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城乡两地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创新优秀农耕文明中的乡土生态文化,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培育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新风。扩大绿色生态品牌宣传,开拓对接长三角高端消费市场,发展农超、农校、农企对接和个性化定制配送等新型营销模式,提升“绿色皖农”生态品牌影响力。完善资金、土地、人才等政策保障机制,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和生态补偿力度,支持发行生态保护专项债券和绿色企业债券,支持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综合用地政策,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养专业型、复合型的农业生态经济创新人才。田淑英 董 玮)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安徽生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