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强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11-23 07:56:45 责编:

萧县地处安徽北大门,毗邻长三角北翼副中心城市徐州市,是皖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大县、产粮大县。近年来,萧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奋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强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协同并联。立足“四省通衢、淮海中心、徐州近郊”独特区位,突破县域思维、区划界限,以全面融“徐”推动深度融“长”,响亮提出“全省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发展目标。锁定“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明确“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强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并联”发展效应,突出“科创+产业”,引导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筑牢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盘”。坚持东向发展,扇形对接徐州,构建“4+N”交通路网(即4条铁路:陇海铁路、符夹铁路、郑徐高铁、徐州地铁1号线,加N条道路)。围绕激活开发区、做强重点镇、发展主产业,布局实施“4轴”联动:打造符离大道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发展物流、文旅特色小镇;打造皇藏大道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轴,强化县经济开发区支撑点,主动承接制造业转移;打造萧徐通道生态宜居轴,开发拓展凤城新区,加大龙城老城改造力度,加快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品质价值;打造圣泉大道产城融合轴,谋划80平方公里城北新区,拓展萧县未来发展的新空间。

深化区域合作。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先行区,全面深化与徐州市所辖县区对接合作,主动衔接徐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积极参与徐州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配套建设;推进海螺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加快嵌入长三角产业链,发展新型建材、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推深做实省际产业合作园,以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等园区为平台,全面对接长三角地区,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深化与浙江瑞安、玉环等城市合作,做大做强浙江汽车零配件产业园,形成产业转移集聚发展;深化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徐州、淮北、永城等周边城市无缝对接、互联互通;加快萧徐淮一体化发展步伐,深化与埇桥区合作,一体推进宿徐现代产业园发展;加快推进徐淮阜高速公路萧县段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与毗邻县(市)区对接合作发展农业、文旅等产业。

突出招商引才。充分发挥十大产业招商组和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萧泉工业园)平台作用,充实上海、浙江、广东三个招商中心,实行县级负责人驻点,全面拓展招商路径,重点招引产业链头部企业、价值链高端企业、供应链枢纽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并积极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加快招引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每月至少一次外出招商,建立健全企业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帮扶和支持机制,深化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注重扶持大企业配套的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推动实现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同时,注重创业式引才,坚持“院所+产业”“基地+企业”“教育+就业”,与中国矿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周边高校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推广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基金+基地”模式,创新机制招引一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并对接北京、徐州、合肥等地职教资源,打造优质职教资源基地,培养更多职业人才。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强博物馆、传统街区等保护,重点补齐菜市场、停车场、充电桩、街头游园短板,严格落实《萧县老城区控制性单元规划》,稳步推进重点乡镇拆迁和棚户区改造,稳妥推进县城设置街道改革。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聚焦农业高质高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有序推进种子工程;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推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设施、农贸市场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降低农业生产流通成本,发展现代农业;立足“徐州近郊”独特定位,坚持以城市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淮海经济区市场,发展小而精、小而全、低物流成本的城郊型农业;紧盯长三角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发展“五彩”农业,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黄 韡

(作者系中共萧县县委书记)

    相关新闻
安徽制造业前景广阔